第411章 为什么酷我就会喜欢
    “怎么选择吗……”    池易看着怀里的爱人,有些恍惚。    不知不觉间,他们一起为航天奋斗已经将近23年了。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再到来到一院读博,参与工作……    当初是为什么下定决心投身航天的?有点久了,但他记得很清楚——    实际上,他一开始对航天并没有多少热爱。    那还是高一的时候,他第一次没有拿到第一名。通过那场考试,他第一次认识了那个击败他的女生。    然后分为同桌,默默观察……嗯,虽然李莹那时候的确很漂亮,但这并不是吸引他的原因。    他只不过是想观察她是怎么学习的而已,就是这样。    她的性格活泼,发现他的视线后,也并没有一般女生的羞涩,而是大大咧咧地问道:    “好看吗?”    好看?是好看,但那重要吗?    池易也不慌,只是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视线,默默地将自己的题集推了过去,随便指了一道压轴题:    “我只想问问你这道题你会不会做而已,第一名。”    听到他的回答,李莹眨了眨眼睛,盯着自己的新同桌。    “你又看我干什么?”池易疑惑。    “好看。”    “……”    池易没见过这么直白的回答,出于良好的教养,他微微后撤身子说道:“谢谢夸奖。”    “你就这么应下了?”    “为什么不应?”    这难道夸得不对吗?池易就觉得很对。    李莹再次眨了眨眼睛,现在她对自己的新同桌有了一个认识。    “所以,这道题你会吗?”池易不忘问题。    闻言,李莹低头看了一眼,有些疑惑:“这题不算太难,你不会吗?第二名?”    听到‘第二名’,池易的眉毛抖了抖:    “你怎么知道我是第二名?新学期,新分班,我们还没自我介绍吧?”    李莹嘻嘻地笑了起来,“池易,总是年级第一的大学霸,谁不认识啊?上台领奖的熟面孔了。”    这样啊。    池易点了点头,“但现在第一是你的了。”    “对呀。这当第一的感觉真不错,还有第二名来问题~”    看着她的大笑脸,池易默默地将题集拿了回来,低头开始学习。    见状,李莹也只是笑笑,给出评价:“第二名,你挺有意思的。”    “谢谢夸奖,我也觉得你更有意思,第一名。”池易面无表情地说道,目光没有从题目移开的意思。    “别总这一个表情嘛,多笑笑!”    池易转头送上一个标准笑容。    他不爱笑,但因为必要,他特地练过。    这种笑,手到擒来。    虽然他的笑很完美,但李莹还是一下子就感觉出来了——其中并没有笑意。    也就是很假,但假到像真的一样。若不是有所了解,这样的笑容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所以,他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演’出这样的笑容?    “你果然很有意思!”她觉得自己的同桌真的挺有意思。    这便是初见了。    然后……新分班第一节课,自我介绍,班主任要求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目标大学和梦想。    正好赶上了互联网和国家经济兴起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的大家,梦想充满着年轻人的激情。    从当警察,当教师,当医生,为社会做贡献。    再到科学家、天文学家等等一听就很厉害的名词。    直到,池易看到自己的同桌站在讲台最前方。    她笑得很自信,晨光辉映下,似乎整个人都在发光,特别是她的眼睛,好像有点点在闪。    星星?    “我叫李莹,我喜欢航天,所以,我想当航天设计师!”她是这么说的。    航天?    迷茫之色在各位同学眼中弥漫。    是啊……那个时候有多少人对航天有印象呢?    可能现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也是从我国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开始的吧?    可那也是之后03年的事。    即使是03年后,知道‘航天’这个词语的人也并不多。    但李莹并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只是鞠了一躬,走下了讲台。    这个时候班主任才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带头鼓掌。    在李莹回到座位上后,发现自己的同桌托着下巴,无神地看着讲台,有些无聊地看着一名又一名同学说完了自己的梦想。    “嘿,同桌,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来了兴致。    犹豫片刻,他面无表情,“……继承公司?”    “还真是个朴实无华的梦想,但为什么是疑问句?”    因为太简单了,他在想这是不是可以被称之为‘梦想’。    梦想是这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上最好的中学,考最好的大学,然后就该回家继承家业了。    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池易反问道:    “那你呢?为什么会想当航天设计师?”    “因为我喜欢航天啊。”    “那你为什么会喜欢航天?”    李莹眨了眨眼睛,嘴角笑容越盛:    “我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了,西昌卫星中心发射一个叫火箭的东西载着叫卫星的东西……”    “随着点火令下,巨大的雾流从底座喷涌而出,然后伴随着耀眼的火光,火箭离开地面……”    “庄严升空,宛如一条火龙撕开了天幕,脱离地球引力离开了地球……”    “难道这不酷吗?”    那是她家买了彩色电视机,虽然有点晚,但她看到第一个画面就是火箭发射的直播。    “酷。”池易老实地点了点头,“不过,有一说一,你语文挺好的,能不能教我一下语文怎么学的?”    正好,补一补短板。    “谢谢夸奖。”李莹微微一笑,却没有搭理这个好学的孩子,而是问道:“所以,你喜欢上航天了吗?”    看着自己莫名兴奋的同桌,他只觉得——这个女生真奇怪。    他可不认为自己会因为航天很酷,就有多喜欢航天,反正目前是这样。    “所以,我为什么会喜欢上航天啊?而且,我想问语文……”    “因为很酷!”打断Ⅹ1。    “所以啊!为什么它酷,我就会喜欢上?我想问,语文你……”    “因为超酷!”打断Ⅹ2。    “……”池易的面无表情有些崩坏了,“我说!语文啊!语文!”    一不小心,声音就大了点,引得台上的班主任惊讶地推了推眼镜。    “池易同学?你想当语文老师?我明白了,但别着急,马上就轮到你上来说了。”    池易:“……”    再看旁边捂嘴憋笑难受的同桌,他从没觉得自己有一天情绪变化会如此剧烈。    ……(此处省略,因为他们不是主角,只起推动情节作用)    最终……    最终他还喜欢上了,问就是航天很酷!    咳当然,还有同桌……很美,特别是她笑起来的时候。    就像她希望的那样——让他多笑笑,他的笑容越来越真。    果然,她是他的克星吧?    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    “你发什么呆啊?果然……你再来一次,是不会选航天的,对吗?”    李莹还以为池易发呆,是因为顾及她的感受,难以回答。    “哪里是这回事啊?”    池易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的媳妇儿——从前坚定不移的是她,现在自我怀疑的也是她。    “那你……”    她还没说完,就被池易拥入了怀里:    “已经选择过了,那就是我的答案,即使再次选择,也不例外,别想那么多了。”    “也是。”感受着丈夫的情意,李莹在他怀里蹭了蹭,笑了起来,“当时可是某人主动以问题为借口,来找我搭话的。”    回忆起曾经高冷的自己,犹豫了片刻,池易张口实话实说:    “其实,当时我只是想看看你怎么学习的而已,被你发现后,我就顺势拿题问你。”    “是吗?那后来是谁后来什么科目都来问我,见我不会还主动给我讲解?”    “……也是我。”池易无奈地笑了笑。    当时抱着什么心思,他没有多说。    终究还是‘弄拙成巧’了。    “哼哼。”这是幸福的哼声。    有一直坚守的梦想,而在追求梦想的途中,还有一个义无反顾跟她一同追求梦想的爱人。    这无疑是幸福的。    但他们也是自私的,无论是她还是池易都明白这点。    整理好了心情,李莹这才拿起手机给池远打去了视频。    在等待的过程中,她碰了碰自己的丈夫:    “易,最近臭小子都不嘴硬了,他是不是被英子拿下了啊?”    这话粗听,有些不对劲儿,池易神色古怪:    “怎么到了我们家,就是小远被拿下了?”    李莹白了自己丈夫了一眼:    “这么久我算是看明白了。他跟你一样,不受点刺激就学不会主动。”    这话说得池易语塞,“这事,你还是自己问小远吧。”    “我当然要问,可是……”李莹看着手机眼神复杂,“这小子不接视频。”    该不会是不想接吧?    池易也是眉头微皱。    但他清楚自己儿子的性子,不接电话表示不满?这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了。    终究长大了。    “没事,再打过去看了看,小远可能是没有听见而已……”    话音刚落,他就看到李莹站起来喊了一句:    “李总师!”    闻言,池易也是立刻站了起来。    李总师——李想。    长五系列火箭的总设计师。简单点来说,就是他们的领导。    “嗯,你们先快坐下、坐下。”李想说了一声,但眼神始终没有从屏幕上离开。    在大家都在庆祝的时候,李想却来到了指挥室。即使这次任务获得了成功,长五的表现依然令他有些担忧。    他作为总设计师,本就是型号研制任务的技术总负责人。    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坐下。    他们深知李总师的性格——说一不二。他让坐,就是真的希望他们坐下。    “李莹,池易。已经十多年了吧?你们跟着我,研究它。”    它,自然就是指的长五。    “是的,具体来说是十五年。”李莹点了点头。    “十五年……十年前立项,可立项前还经过了20年的前期论证,终究还是成功了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李想如此感叹着。    他转过头来看着二人,从前期论证时期开始,他们就跟着他的团队了。    其实,像池易和李莹这样的夫妻在航天系统内并不多见。一是女性比例太小,二是大家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夫妻啊……其实挺幸运的。    听到李总师的感叹,夫妻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种成就感。长五的首飞成功,无疑让他们朝着梦想越来越近了。    “是的,我们终于成功了,老师……”李莹换了一个称呼。    李想值得这个称呼。虽然当时院里带她的博士生导师并不是李想,但无疑在接下来十多年跟随研发团队,李想教会她的更多。    听到这个称呼,李想紧绷的脸也柔和了几分:    “是啊,成功了,但不算完全成功。”从今天的发射过程来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点,李想很清楚。    虽然用10年的时间突破了247项关键技术,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新,这是他们追求的东西,但问题也在于新——太新了!    新技术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远超新型火箭新技术比例不超过30%的国际通行标准,高达90%的新技术比例,自然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但为了国家航天技术快速追赶,他们的团队必须这么做。成熟度不够,在接触上迭代风险倍增,这是难以避免的现实。    因此,发射计划推迟了两年。    可喜可贺,最终还是成功。    “李莹。”李想突然喊了自己学生一声。    “老师?”    “你还记得我从龙乐天导师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这一系列火箭的总设计师时多少岁吗?”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41。”李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没错,41。当年,王总指挥,也不过四十来岁。如果我没记错,你们俩今年也是41了吧?”    池易和李莹点了点头。    两人作为这一工程的副总指挥和副总设计师,需要做的便是协同‘两总’开展工作。    “很好,长五是一个系列,继续加油。当然……不是今天。”李想深深地看了两人一眼,突然问道:    “我记得你们俩有个孩子吧,他多大了?”    ————    PS:接下来的5章会是英子的专场,怼宋倩。    本来是想请假一下下,(因为昨天我连着陪同学看了三场电影,流2→满江红→深海)。    但跟作业(一个读者)吹牛的时候,承诺不这个月不请了,所以就不请了。    慢慢看吧。你学习了吗的小欢喜:学神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