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征战物理复赛
    根据诸位的意见,我会压缩竞赛剧情,依然按照大纲写,但肯定还是会有。如果看得不满意,那只能抱歉了……毕竟,笔在我手上。    (这物竞中间已经穿插了很多日常,我本来还想,日常会不会太多了,没想到,你们觉得竞赛还得少点……)    不过,我最近很忙,也没空去专门做题,就大概写一写题目的考核点,大家见识见识。    ——    毕竟,陆明老师根本不像是那种高深莫测的人,甚至有点逗比,有时候不上课,他都会忘记陆明是个老师,就跟朋友一样相处着。    “这样吗?”    英子似懂非懂,但选择下意识相信池远,看向了陆老师,投以询问的目光。    陆明:“……”    你小子!    居然、居然……对他这么了解……    “咳咳……咳咳咳!”陆明本来只想轻咳两声,一不小心却变成了真咳,停不下来了。    这下子,池远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看向乔英子就好像在说:    看吧,陆明老师这不严肃的压子,怎么像是个高深莫测的人。像傅教授那样喝着可乐,笑嘻嘻的,才是真正的高人。    英子瞪了他一眼,关心道:    “老师,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呛到了而已。”    陆明都不想说自己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的,太丢人了。    他直起腰扫视了一番自己的学生:    “无论如何,正常考就行。刚才我师哥说的那些话?那就是屁话,放了就行。恩,你们也应该去考场了。”    这一次,池远也不开玩笑,跟其他人一起点了点头。    闹归闹,复赛的难度在那,不能掉以轻心。    ……    这一次很不错,池远和英子分到了同一个考室。    如此一来,他就能随时注意英子的动向。谁先交卷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尽管复赛难度太低,他们依然很难分出胜负,但全力以赴是职业操守。    等他们到达考室,距离考试还有10分钟。    扫视整个考室,几乎不用看座位号,就能找到他们俩的座位。    因为,就只有两个座位空着……其他人比他们俩都要认真啊,也不知道多早就来考室准备着了。    摆好文具和计算器,池远当然望向了英子那边。    两人隔空相望,眼神激烈碰撞,似乎有火花闪烁。    那是战意。物理学习场上,不讲儿女私情,只讲实力。    而在战场上,他认定的对手只有她,那种棋逢对手、酣畅淋漓的感觉,只有对方才能带给他。    他们俩倒是眼神对视得火热,但其他人就惨了。    这个其他人,或许是物理拔高营里的‘受害者’,亦或许是预赛考场校园吃饱狗粮的某人……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但无论是谁,他们只知道:自己跟这一对儿在一个考场肯定得难受了。    前者更是露出了苦笑,在这一瞬间,他想起了被这对春风中学情侣支配的恐惧。    你们是来考试的啊!中间那么多人都阻隔不了你们之间的激情吗?    终于,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了起来,拯救了他们。    池远也停止与英子的眼神交流。    铃声响起,发卷开考。    他也算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拿到卷子,就好像心无太大波澜,目标明确。    只要像平常做题那样,一关接着一关干过去就完事了。    池远朝第一题看去——第一道题的题目倒挺新颖。    大概就是在一辆旅行车上,有一个三角圆凳,三条凳腿的端点连线是等边三角形(就像是摄像机的三脚架一样)。而这圆凳中央放了一杯茶。    第一问:要使茶水尽可能多,且稳定,杯中茶水的最佳高度。    第二问:若茶水杯的边缘滑到圆凳边缘内切D点时静止,求此时旅行车地板对各凳脚支持力相对滑行前的改变。    不愧是复赛题,难度还是有的。    但对于池远来说,这就是送分题。    ‘抽象思维’,做个减法——抽象一下。    第一问,物理其实就是在考查重心最低的情况,然后就跟物理没什么关系了。    位置坐标,列方程,求个导,得到式子2。让式子2等于零,此时这个条件,就是满足最佳高度的条件。遇到什么最佳、最好、最合适……那大概率就是得求导置零得出答案。    第二问,也很简单,就是考查静力学知识,用到最基本的力矩分析和受力。    白送的分能不要?    虽然他的‘发散思维’没有激活,但依然发挥了一些作用。    看到题目,他至少知道三种不同的解法。    随便选一种,快进到下一题。    看到第二题,池远突然笑了。    这题的模型很简单——被卡住的农用平板车。    他笑的原因也很简单,这道题考查刚体动力学,考查的知识基础,但想要得出答案却不容易,因为平板车要进行受力分析、碰撞分析,轮子转动还分状态:    车轮又滑又滚阶段→车轮纯滚动阶段    两个状态都充斥着各种数学知识——解析几何、微分、积分。    虽然陆老师已经提醒过了,计算量大概会增加。    但池远现在就觉得物竞干脆改名算了,就叫中学生微积分大赛——不会微积分,你玩个蛋。    不过,对他来说,还是小意思。不就是计算嘛。    一顿演算,二十几个式子写上去。    最后写上超长超怪的答案,潇洒离去。    第三题——【某电磁轨道炮的简化模型……】    电磁轨道炮?    电磁炮?    炮姐?    咳咳,跑题了。    题目倒是挺唬人的,但在‘抽象思维’下,通通现出原形。    这就是一道基础的电磁感应题,关键在于找到磁场产生的原因,分析清楚磁场由导轨产生。    考察基础的电磁感应和能量转化关系,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将载流导轨视为半无限长直导线(非无限长直导线,否则就会从第一问一错到底。)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对啊,物理部分很简单,但计算过程嘛,跟第二题相同,很是繁杂,容易出错。    这次的命题人真是偏爱数学啊,他很喜欢。    现在他对‘抽象思维’的运用是越来越熟练了,一个复杂的模型,最后都会被最大程度简化。    虽然比不上英子的奇思妙想简化物理还能简化计算,因为他简化了物理,剩下了大量数学计算,但他的强项就是计算啊,正对胃口。    第四题,虽然提出了亥姆霍兹共振器这一新概念,但简化后就是力热题。计算太简单,没劲儿。    第五题,不仅是熟悉的光纤模型,连计算量也拉胯,比第四题还没劲儿。你学习了吗的小欢喜:学神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