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汉阴防守战
书迷正在阅读:大明守村人、大荒魔帝、末世指挥官、快穿:当炮灰女主被剧透、御天、怪医圣手叶皓轩、当病弱少女掌握异兽分身、老婆拔我氧气管后,我重生了、逃荒种田:我靠医术发家致富、绝色毒医:二爷,你该吃药了
		
		    苏虎视察汉阴防线,这是统领府花费重金建立的钢筋混凝土永固工事。    主要分为两部分,山上汉阴炮台和山下碉堡。    汉阴炮台部署150重炮,碉堡内部署110中型火炮。    碉堡还有战壕连接,士兵们躲在战壕中,用燧发枪和75轻型火炮攻击敌人。    75轻型火炮就是经过改进的虎蹲炮,它可以直射实心弹,也能曲射霰弹。    这条钢铁防线,他相信明军绝对无法突破。    苏虎来到汉阴炮台,向参谋长秦相坤询问道:“汉阴炮台射击诸元都调试好了吗?”    秦相坤听到苏虎的询问,他露出自信的笑容。    “汉阴炮台一共有五十门重炮。    我根据苏统领在军校教授的知识,已经调整好炮台的射击诸元。    我们之后只知道敌人在哪里,就能用大炮攻击他们。    这可是兵工厂的铁炮,第一次投入战场。    铁炮的装药比青铜炮多一些,它的威力更加强大。    明军无论是走汉水还是走山路,除非他们想走,无法运粮的山间小路。    只要走大路,特别是我们修建的水泥路,他们必须经过汉阴这里。    我们建设好的防线,明军根本攻不破。”    苏虎也认为明军攻不破汉阴防线。    这些炮台和碉堡,比天下名城都难以进攻。    他主要的任务是拖延明军进攻。    把明军拖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    当苏虎接到汉中城传来的捷报,知道苏河带领大军已经攻破剑门关。    他哥苏熊,艰险走过米仓道,拿下了巴州,正带兵奔向重庆府。    苏虎就意识到胜利已经属于他们,只要守住汉阴防线,就能看见曙光。    剑门关被攻破,朱燮元得到这个消息,他肯定会发疯。    朱燮元不想四川陷落,绝不会在慢慢调集兵力,一定会派出囤积在勋阳府的兵力,猛攻汉阴防线。    朱燮元就希望一战打崩他们,直接杀穿兴安州,占领汉中城。    敌人越想做的事情,就越不能让他们完成。    苏虎意识到战场形势变化,立刻让三师的士兵进入备战状态。    他对汉阴防线有信心,但明军人数实在太多。    三师祝师曲向阳走进房间,他手中还拿着一只正在挣扎的鸽子。    熟练的解开鸽子腿上的竹筒。    曲向阳打开上面的信,递给苏虎。    苏虎拿出密码本,解密信件的内容。    “这是内应新传回来的情报,朱燮元汇总他们的兵力,纸面上是十五万人。    但内应根据他收集的情报估计,明军最多有八万军户,其他都是抓的壮丁,大概有两三万。    还有,朱燮元已经正式下命令,湖广行都司都指挥使滕嘉言、湖广水师参将胡文胜为先锋,向我们发起进攻。    在我们内应的活动下,红夷大炮和炮兵,被胡文胜的船队全部运输过来。”    秦相坤眉头紧蹙道:“这就是十万人,我们汉阴防线才一万人。    还好我们主要目的是阻拦明军,依托工事打防守战,完全没问题。    你我们一定要把红夷大炮和炮兵全部干掉。”    曲向阳也赞同道:“明军第一次进攻,我们就要先声夺人。    把储存的弹药,打出去一半。    开局就要把明军震慑住,他们被吓破胆,绝不会硬着头皮猛攻。    明军基层军官一定会阳奉阴违。    哪怕将领想立功,他们也无法控制基层军官,跨越这些军官直接指挥军户。”    “明军水师,我会安排部队,尽量全歼他们。”    苏虎转身看向曲向阳。    “曲祝师这个主意非常好,我采纳你的意见。    曲祝师负责坚壁清野,安排汉阴防线东面百姓撤离,现在百姓都撤走了吗?”    曲向阳感慨道:“撤离百姓真是太难了。    好多百姓都故土难离,不愿意撤离。    乡长说的话,百姓都不听,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强制带走这些顽固的百姓。    不能不管他们,我们要坚壁清野,村中的水井都扔下一些死去的动物尸体。    粮食一粒都不给明军留。    让这些明军无法在当地获得补给,离不开汉水和我们修建的水泥路。    这样他们无法避过汉阴防线,如果明军选择走小路,我们直接就能断粮道,困死他们。”    秦相坤看着曲向阳,笑道:“你们祝师口才这么好,还有百姓不听劝。    确实要把百姓全部撤离,我在学校学习时,听到过很多案例。    明军根本不把普通百姓当人看。    这些百姓留在村里,只能被明军将领杀良冒功。”    他们三人互相交谈一番,建议内应了解一些东西。    曲向阳把鸽子重新放飞。    他了解到苏虎和秦相坤刚才聊的战局。    曲向阳认同道:“我们就是要稳稳守住汉阳防线。    明军战力不足,如果真能把红夷大炮搞掉,明军没有办法短时间打败我们。    长久的作战,我们胜算非常大。    我们有当地百姓作为依靠,物资补给非常充足。    汉水和水泥路,都能为我们补充物质。    我们受伤的人员,直接能运到后方修养。    明军需要从湖广运送物资,虽然有汉水这条水道,但便捷性和我们比不了。”    他们三人达成共识,只有防守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他们拖住朱燮元的大军,就为四川的苏河和苏熊减轻压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实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主动出击。    汉阴防线的兵力与明军相差十倍。    湖广可是人口和粮食大省,他们派出这些兵力,还有余力留守一部分明军在湖广各处。    真的主动出击,导致两败俱伤。    把朱燮元逼急了,放弃湖广的稳定,再调过来一支大军。    苏虎得到确切消息,他就出去安排手下,埋伏在汉水,搞掉明军的红夷大炮。    明军没有红夷大炮,根本不可能攻破汉阴防线。    时间缓缓流动,苏虎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明军的到来。    他站在山头上,旁边就是混凝土修建的炮台。    有重炮守卫,他绝不让明军从这里前进一步。    苏虎看到前方天空上炸响红色的烟花。    这是冯三秋发来的信号,他们已经看到明军,准备对明军水师发起进攻。    ……    冯三秋带领一个连的士兵,乘坐大船躲在芦苇荡中。    船上装着一个个直径半米的大木桶,每艘船上都装有一百多个。    在木桶的上方,插着一个竹筒,竹筒里面是特制的信香。    这种信香燃烧非常稳定,不容易被风吹灭,沾上少量的水都能继续燃烧。    信香燃烧速度非常稳定。    这个木桶就是水雷,飘在水中的开花弹。    冯三秋发完信号弹,告诉苏虎他准备发起进攻。    他立刻下令道:“大家都注意安全,按照平时的训练,仔细操作水雷。”    冯三秋带着他手下的士兵,把船开道汉水中心。    他们船只在河上排成一列,保证投掷水雷,能覆盖整个河面。    士兵用力划着桨,他们乘坐的船,才没有顺流而下。    每人抬着水雷,把它放在水中。    士兵都有自己的编号,水雷信香的长短也不一样。    士兵用绳子牵着水雷,不让水雷脱离船只。    冯三秋从兜内拿出望远镜,这是极为珍贵的东西。    他上级都没有这东西,这是他执行重要任务,参谋长借给他的望远镜。    冯三秋从望远镜中,已经看到明军的大船。    他不断在心中计算,明军团队距离他的远近。    这些水雷不是触发型,是靠信香引爆。    必须算准水的流速和目标的距离。    距离没有算对,水雷没有在明军船队附近爆炸。    他们这些人就白费力气,只能驾驶火船,撞击准备十足的明军战船。    冯三秋心算着距离。    他吹响了手中的哨子。    士兵整齐画一,用手中的火折子,点燃水雷上的信香,并把竹筒盖子盖上。    冯三秋在次吹响哨子,第一排士兵松开手中的绳子。    水雷顺着水流,飘向下游。    冯三秋又一次吹响哨子,第二排士兵松开手中的绳子。    他不断吹响这哨子,水雷按照不同的间隔,飘向明军的船队。    所有船只都投掷完水雷,冯三秋带着士兵再次来到芦苇中。    他带着一些骨干,每个人驾驶一艘火船,等待着水雷搞乱明军水师阵形。    冯三秋不指望水雷能消灭明军水师。    水雷是给他们创造机会,火船才是消灭明军水师的利器。    火船上装着满满一船木材,他们现在给火船浇上猛火油。    冯三秋等待时机,带着火船冲向明军水师。    水师旅大部分人跟着苏熊南下四川,只留下水师战船和少量的军队。    他们只能靠计策,打败大明水师。    哪怕是水师旅在兴安州,它全盛时期也打不过大明水师。    ……    胡文胜乘坐他的战船,走在最前方。    他们已经得到情报,黄衣贼在汉阴山上和岸边修建大量的炮台。    这里现在距离汉阴炮台还有一段距离。    他还能享受短暂的安逸时光。    胡文胜看到总督朱燮元从商人手中,购买一些黄衣贼产的水泥。    这种水泥和沙子、石子混合在一起,中间加上一些铁条,就成为比的岩石还坚硬了混凝土。    胡文胜很郁闷,就凭就他们船上这些红夷大炮,根本打不过黄衣贼的大炮。    他平时也负责汉阳府和武昌府的沿江炮台。    胡文胜知道在船上开炮,汉水水流不算急,但大炮的精度,也没有岸上的炮台准。    朱燮元总督说红夷大炮太过沉重,兴安州又是山地,红夷大炮很难通过陆运。    哪怕是黄衣贼,已经在兴安州各处修建水泥路,陆运速度也没有水运快。    为了尽快攻下兴安州,让他通过水路运输部队的红夷大炮。    现在前进的红夷大炮和炮兵,都乘坐战船后方的运输船过来。    胡文胜觉得这样很不妥,但他人微言轻。    “大人快看,前方的河流上漂浮很多木桶。”    胡文胜听到水师官兵的呼喊,来到船只甲板边缘,向着前方的汉水水面上看去。    水面上有很多漂浮的木桶,密密麻麻一大片。    这些木桶顺着水流向他的船队飘来。    “通知所有船只减速慢行。    想尽一切办法,快把这些东西拦住,不要让他们接近船只。”    胡文胜立刻吩咐道,同时让心腹去船尾冲着其他船大喊,把他的命令传递出去。    黄衣贼擅长用火器攻击,这种河面上突然出现的奇怪东西。    胡文胜立刻紧张起来,慎重对待这些东西。    水师官兵听到胡文胜的吩咐,开始想各种办法对付水上漂浮的木桶。    他们用弓箭射击这些木桶,基本没有作用。    弓箭打在木桶上,有的木桶被打翻,在水面上不断翻滚。    还有弓箭直接钉在木桶上,木桶只是发生偏斜。    有的木桶受到箭雨覆盖,木桶直接被弓箭击碎。    露出木桶内的薄铁皮箱子,它直接沉入河底。    胡文胜看到水师官兵的攻击,对这些木桶没造成多大的损伤。    大量的木桶顺着水流飘动,有一些木桶直接飘到他的战船附近。    木桶撞在船只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胡文胜看到这种情况,他紧张的神情舒缓了一些。    “大人,没有事情。    这应该是黄衣贼装东西的船沉了,大量的木桶撒入河中。    大人要是不放心,我们捞上来一个看看。”    “捞上来一个就行,告诉船队加速前行。    我们要尽快赶到汉阴,把红夷大炮和炮兵交给滕嘉言都指挥使就行。”    胡文胜看到很多木桶顺着水流,直接向下游飘去。    他战船的前方,已经没有多少木桶。    胡文胜觉得情况不太对,这些木桶间隔太有规律。    不太像是船只突然倾覆,掉落在江中的木桶,好像被人为操控了。    船上的士兵,终于用渔网捞上来一个木桶。    他们看到木桶的模样,惊恐的大叫道:    “大人,这种木桶是火器,上面还有东西在燃烧。”    胡文胜被吓出一身冷汗,他脸色一变,立刻跑过去。    看到木桶上有类似香烛的东西在燃烧,它都快燃烧完,只剩一点点就到木桶中。    胡文胜看到这种情况,他立刻拔出配刀,直接贴着根把香烛斩断。    一脚把这个木桶,重新踢到河里。    胡文胜惊恐飘在江上的木桶,这些木桶基本把他的船队包围。    黄衣贼有能人,算计的刚刚好。    胡文胜立刻的下达命令。    “这是黄衣贼的火器,快让船队靠边,所有人立刻下船。”    他的大船刚准备靠岸。    轰的一声巨响。    已经飘到船队后方的木桶发生爆炸。    第一个木桶发生爆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其他的木桶依次爆炸。    胡文胜看到后方船队,完全被硝烟弥漫,根本看不清船队的情况。    他的座船左侧,也被木桶炸开一个大豁口。    船只受到冲击,在剧烈的摇晃。    河水已经进入船舱,船不断地向左侧缓慢倾斜。    胡文胜看到这种情况,他就知道船队玩了。    “这船没法救了,赶快上岸。”    他带着手下立刻弃船登岸。    ……    冯三秋从望远镜内,看到东面河面上燃起大火。    他带领部队驾驶火船立刻启程,迅速接近明军战船。    他旁边还有很多装着110中型火炮的战船,在周围护航。    防止大明水师,依然有战斗力的战船攻击他们    冯三秋在船上,给他手下的士兵鼓劲。    “兄弟们,水雷计划已经成功一半。    看爆炸的规模,大明水师绝大部分战船都失去战斗力。    我们一定趁着这个良机,把他们所有船都烧掉。    我们按照之前演练那样,火船点燃之后立刻跳船。    旁边有战船的兄弟们接应我们。”    冯三秋带着火船队,很快接近大明水师。    他看到大明水师的战船,有七成都出现破损。    但大部分只是出现破损,这些船都有水密舱,部分船体破损,不会直接沉入河中。    这些战船不经过大修,也没有办法投入战场。    战船看到大明水师战船,立刻围过去,用大炮攻击大明水师战船。    冯三秋驾驶着他的火船,向着船队后方的大型运输船冲去。    这上面运输是红夷大炮和炮兵,一定要把他们消灭。    冯三秋驾驶火船,接近大型运输船,调整好火船的方向。    让火船顺着水流,就能撞在这艘大船上。    他们是几艘火船去撞击一艘大船,只要大概方向对,就没有问题。    他拿出火折子,把一张纸引燃,扔到船舱的柴火上。    浇了猛火油的柴火,立刻剧烈燃烧。    冯三秋把火船点燃,立刻跳入河里,旁边有接应他的战船。    ……    朱燮元看着一脸颓废的滕嘉言和胡文胜,他心中的怒火噌噌上涨。    “你们这两个废物,怎么打的仗。    还没有与黄衣贼接触,你们就损兵折将。    滕嘉言,你也是老将一名,我让你进攻黄衣贼,你却在这里畏战不前。    出征之时我反复交代,谁畏战不前,我就斩了他。”    滕嘉言和胡文胜立刻跪了下来。    胡文胜先开口辩解:“总督大人,不是我胡文胜畏战。    黄衣贼火器太犀利,把我们战船和运输船全部烧毁。    我水师出身,攻坚战我们真不行。”    滕嘉言愤怒的看着胡文胜,无奈道:“总督大人明鉴,我开始也带兵去试探。    胡文胜。把红夷大炮和炮兵全丢了,只带几艘破船跑出来。    没有大炮掩护,黄衣贼的水泥工事,我们就是拿命填,都填不满。    我派麾下两个千户去进攻,他们只回来二百人。    导致军心直接崩溃,没有人再愿意进攻。”    朱燮元看着这两个人,特别是胡文胜把所有红夷大炮全部丢到江中。    他再从湖广调集大炮,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红夷大炮还有办法,那么多炮兵损失,他真的很心痛。    现在根本凑不齐有经验的炮兵。    有这半个月时间,黄衣贼在四川,都不知道会打到哪里。    “畏敌怯战,把他们拉下去,斩首示众。”    朱燮元直接下狠手,这次他能攻破汉中城,抓住黄衣贼的头领苏河。    他还能带罪立功,有一个好下场。    一旦他被堵在汉阴这里,黄衣贼攻城略地,占据四川。    他就是大明朝的罪人,崇祯皇帝也不会放过他。    朱燮元必须要逼一下,这些嚣张跋扈的将领。    滕嘉言凄惨的大叫道:“我是正三品官员,只有皇上才能处置我,你没有权利处置我。    你这是滥用职权,我会在下面等着你。”    士兵上来,捂住这两个人的嘴,把他们都拖出去。    朱燮元看着营帐内其他将领,语气冰冷道:“所有人约束好自己的部下,哪个再敢畏敌怯战,这两个人就是你们的榜样。”    众将都感觉脖子上凉飕飕,总督这是动真格了。    朱燮元带领将领走出营帐,让他们领兵对黄衣贼阵地发起进攻。    他相信凭借自己实力,只要将士用命,肯定能攻破黄衣贼的防线。    明军有十五万人,这是纸面的数字,很多将领吃空饷。    但朱燮元算过粮食消耗,他挥下兵力的总人数,至少也有十万人。    黄衣贼兵力才一万多人,他们还驻守在兴安府各处。    甚至连靠近西安府的地区,都派兵力去驻守。    朱燮元得到确切情报,他对面的黄衣贼,不足一万人。    十倍军力围攻,有他这个沙场老将带领,朱燮元认为自己一定会胜利。    只不过会伤亡大一些,为了大明,多死一些军户,这是很划算的事。    ……    苏虎拿起望远镜,看到他们阵地前方明军发起进攻。    曲向阳惊讶道:“这才多久,明军就运来红夷大炮。    我还以为,明军至少要等十多天,才会发起进攻。”    秦相坤十分肯定的说道:“我接到内应的确切情报,明军没有向这里运输红夷大炮。    他们军中只有虎蹲炮之类的小炮,没有用于攻坚的红夷大炮。”    “秦参谋长,这不能吧!    朱燮元也是沙场老将,他竟然敢在没有大炮掩护的情况下,派兵攻打我们阵地。    那这些士兵不就是靶子,别说这十万人,就是再给他十万兵,也攻不下来我们阵地。”    曲向阳十分不解的询问道。    他在上次明军先锋攻打阵地,就看出大炮的厉害。    他主要负责军中生活上的事,平常与士兵聊天,给他们讲故事。    他从士兵聊天中,了解到普通士兵的想法。    军队折损两三成,士兵看到周围的同伴不断死去,军队的战斗意志就急剧下降。    军中伤亡达到四五成,他们军中士兵就有逃跑的想法。    这还是他们注重士兵的待遇,明朝军户的待遇非常差。    这些人组成的军队,引起崩溃的伤亡情况,肯定要高于他们军队。    苏虎看着大明军队不断接近,他脸上露出笑容。    “曲祝师,就是因为朱燮元是沙场老将,他才会直接进攻。    这人军事思想已经过时,他们还遵循之前百试百灵的经验。    在没有遭受到重大打击之前,不会转变自己的想法。”    “警卫,发信号,开炮。”    ……    朱燮元看到大军有序出动,十多万大军的压迫感,就能让黄衣贼慌张万分。    他突然看到黄衣贼阵地里,升起一大片白烟,把整个阵地都被浓烟遮掩。    随后阵阵巨响就传到他耳中。    一共有数百门火炮,向着他们阵地开火。    炮弹所过之处,犁出一道道血痕。    士兵伤亡不算大,但所有人都被这个声势吓道。    朱燮元没有停下进攻,而是让鼓敲得更响,让大军继续进攻。    大军冲到黄衣贼阵地前沿三四百米的地方。    黄衣贼阵地炮声响起,没有刚才声势惊人。    但这些大炮发射的霰弹,对军户的伤亡更大。    军户成片的倒下,黄衣贼的大炮好像无穷无尽,连续不断的开火。    黄衣贼阵地后面的炮台也非常有规律,每隔一炷香左右,就会再次开火。    哪怕大军冲到黄衣贼阵地前方。    黄衣贼的火枪也开火,密集的火枪收割着军户的性命。    明军将领再催促进攻,基层军官都不愿意。    周围的同伴不断死亡,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    家丁兵都转身逃跑。    朱燮元看到军队崩溃,他直接处死作战不力的将领。    军队休整一天后,继续让进攻。    明军再次惨败而回,朱燮元看到将领们神色都不对,他知道再压下去,就容易闹兵变。    朱燮元只能答应,等湖广的红夷大炮到来,他们再尝试进攻。    ……    苏虎看到明军停止进攻,他哈哈大笑道:“我们完美完成任务,明军伤亡太大,他们已经不敢全军进攻。    朱燮元等红夷大炮,至少要等半个月。    更何况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明军红夷大炮的运输。    我不求能杀伤多少明军,只要能把明军挡在这里,对我们就是胜利。”    苏虎立刻联系内应,让内应想办法,搞到明军红夷大炮运输时间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