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文武争钱
书迷正在阅读:大明守村人、大荒魔帝、末世指挥官、快穿:当炮灰女主被剧透、御天、怪医圣手叶皓轩、当病弱少女掌握异兽分身、老婆拔我氧气管后,我重生了、逃荒种田:我靠医术发家致富、绝色毒医:二爷,你该吃药了
		
		    李凤鸣很快回到大都督府。    苏熊、文景明、姜之鱼等人立刻围拢上来。    赵王苏熊地位最高,他直接询问道:「李参谋长,陛下对于军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安排。」    苏熊已经被封王,王爵作为贵族能获得的最高爵位。    他封无可封,只等待皇帝苏河拉开海外封王的大幕。    他成为一名藩国的开国君主。    苏熊这段时间,请教学者治国的知识,同时拉拢一些人,为他自己开国打好班底。    他还要掌握好势力的规模,不能让皇帝苏河认为他有其他想法。    但他弟弟苏虎,好友苏壮、李大壮等人,不断用各种方式催促他。    苏熊作为大都督府都督,大华军方地位最高的人。    这些人让他推动朝廷向外扩张,他们好获得军功,晋升自己的爵位。    李凤鸣简单讲述皇帝苏河的态度。    苏熊等人眼神中有些落寞,但还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们都能感觉到皇帝苏河的态度,近期不会大规模扩张,但大华不会放弃扩张。    苏熊只希望,大华不主动扩张,但能被动扩张。    大华被其他势力挑衅,以他对皇帝苏河的了解,肯定会出重兵消灭这个势力。    苏熊认为吕宋岛的西班牙人,就有这种潜力。    李凤鸣大声说道:「南洋运过来大量的黄金,银行即将把它们制造成金币。    陛下的想法是把这些金币尽快花掉。    我们军方趁着这个机会,必须要争取大量军费。    我们要让大华皇家军队没有短板,一旦有战机出现,军队能立刻动员起来,快速赶赴战场。    军队现在发展的太慢,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加速军队的发展。    陛下限制大华扩张,可能是军方的实力,还没有达到陛下理想中的状态。    我们军方必须要主动为陛下扫除后顾之忧,向陛下证明我们能打胜仗。」    苏熊听到李凤鸣的说法,他眼神一亮,说道:「二十一万两金币。    现在银行公布金币和银币兑换的价格,长期保持在一两金币兑换十两银币。    这就是二百一十万两银币,如果能全部吃下这笔钱,军队必将会迎来大发展,弥补军队主要的短板。」    海军部长李青木在一旁听他们的谈话。    他本来以为这是陆军方面的事情,没有太在意。    李青木听到苏熊说出这笔数额庞大的钱,立刻忍不住走过来。    「这么多钱,能制造五艘战列舰。    这是南洋上缴的黄金,我们海军在南洋立下足够的功勋,军费必须要分给海军一些。」    苏熊看到李青木过来争军费,其他人想要与李青木发生争吵。    他立刻站出来道:「现在争什么争,钱还没到我们手中,这有什么可争。    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争取更多的军费。    争来的军费足的够多,陆军和海军都能分到很多军费。….    只争来几万两银币,那能用来干什么?」    苏熊强压下陆军和海军的分歧。    他安抚众人后,达成了统一意见。    陆军和海军不能互相拖后腿儿,要靠自己的项目争夺军费。    哪个项目能得到皇帝苏河认可,这要看各自的本领。    ………………………………    明月高悬,首相王仲策家中依然灯火通明。    巨大的鲸油蜡烛燃烧,照亮了整个书房,却没有一丝    异味。    王仲策看着过来的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    他开口说道:「事情就是这个事情,朝廷获得一笔意外的收入,他能用到实处,能解决朝廷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    王仲策没有说明白,所有人却都明白,他在说什么。    他们作为大华朝廷地位最高的文臣,消息都极为灵通。    皇帝苏河没有想要隐瞒这件事的想法。    周云胥从皇宫出来之后,南洋地区金矿产量极高,上缴大量黄金,运到京城准备制作金币的消息,就在京城流传。    工部尚书金银花感慨道:「南洋武总督派人来工部办理金矿采矿证。    那时户部和工部正处在动荡之时。    这是由陛下交代的事情,很快就办理好相应的手续。    谁知道这座金矿,产量竟然会这么高。    每个月都有十吨左右的黄金,这已经远超山东等地的金矿产量。」    户部尚书钱富文说道:「金尚书只了解金矿的规模,不了解金矿有多少人。    户部统计的消息,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有四十万青壮涌入南洋淘金。    南洋金矿据我了解,除了主矿脉,大量金矿都由私人承包。    私人小金矿,都选择尽快开采。    金矿短时间内产量极高,等到私人承包的金脉衰竭,今后的产量肯定没有这么高。    除非南洋那里还能找到更多的金矿。」    王仲策看到这些尚书,讨论起金矿相关的情况。    他轻咳一声,说道:「咱们没必要金矿的产量。    至少在短时间内,金矿产量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    最关键的事,朝廷有了这笔意外的收入,要用在什么地方。    大家都接到旨意,陛下明天就召开御前会议,商讨这笔收入的分配。    内阁和六部先要达成一致意见,最好由内阁分配这笔收入。」    内阁大臣李志升说道:「我们要一致对外,至少不能让军方分太多的钱。    那些战争狂人,让他们肆意妄为,早晚有一天会把大华拖进泥潭中。」    涉及到钱的分配,每一个人都不再谦和。    王府书房之中,迎来了剧烈的争吵。    哪怕是有王仲策以身份强压众人。    工部尚书金银花和礼部尚书韩翠柏,他们两人一时控制不住怒气,在书房中打了起来。    韩翠柏和金银花在四川共过事。    韩翠柏是知府,金银花却是巡抚,他的顶头上司。….    金银花是李志升为代表的旧儒改良派。    韩翠柏加入王仲策的新儒心学派。    这两个派别,根本没办法调和。    他们两人有着很深的矛盾,又是新上任的六部尚书,急着做出政绩。    王仲策看到两人扭打在一起,他立刻指使侍卫拉开两人。    这场会议也不欢而散,只达成了大致意见,没有达成具体的分配方案。    ………………………………    苏河在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    银行行长周云胥在开始之前,给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苏河看到所有大臣都了解这件事。    「这是一笔不菲的计划外收入,这段时间朝廷过得很艰难。    现在有这一份收入,能解决很多问题。    其中其中三万两金币,调拨给钱明义,用于黄河工程支流修建。    黄河工程所需的费用,按照工程进度拨付。    工程款总额很多,但不    用一次性拨付,分批进行拨付,还剩下这么多钱。    内阁和军方分一分,用这笔钱解决你们急需的问题。」    苏河的话音刚落,海军部长李青木立刻站出来。    「陛下,这段时间海军战列舰和巡洋舰造的极多,军力完全能守护好海疆。    兵器研究所那里研究出极为好用的水雷。    布雷艇等辅助舰艇,海军的需求极大。    臣希望朝廷能划拨五万两金币,用于完善海军的舰艇配置。」    大都督府都督苏熊,紧接着提出建议道:「陛下,大华皇家陆军的发展,每年划拨的军费已经足够使用。    但这些军费,只能满足武器更新换代、战争需要的军费和发放军饷。    大华皇家陆军掌握着最强的武器,没有任何一支同等规模的军队,能挡住我军的炮火。    现在唯一限制大华皇家陆军的发展,就是军队的行军速度。    军队的大部分物资,还要靠着士兵肩挑手扛。    臣请陛下划拨五万两金币,用于采购骡子和马。    大华皇家陆军今后的目标,就是成为一支骡马化的军队,补上行军速度慢这个短板。」    总参谋长李凤鸣,站出来说道:「陛下,朝廷已经消灭漠南蒙古、女真部落,外喀尔喀蒙古向我们臣服。    吴杰都督正在进攻东察合台蒙古和厄鲁特蒙古。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统治远超中原地区的草原。    陛下的意见,这次大华不会像其他中原王朝那样,把草原地区交给其他草原势力统治。    而是由大华军方直接控制这些地区。    控制茫茫大草原,需要成立至少三十个骑兵师。    我们现在只有六个骑兵师,这与预计需要的兵力,差距太大。    臣请陛下先拿出八万两金币,成立十六个骑兵师,掌控庞大的蒙古草原。」    李志升听完军方的说法,他忍不住站起来说道:「你们军方也太放肆了,竟然想独吞十八万两金币。….    陛下,内阁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志升说完,他示意六部尚书尽快讲述各自的项目。    再不团结一心,这些钱就全被军方拿走。    他示意工部尚书金银花立刻讲述自己的项目,礼部尚书韩翠柏却先行一步。    韩翠柏站起身,他极速起立,牵扯到右肋下的伤口,差一点摔倒在地。    站稳身体之后,向皇帝苏河行礼表示歉意。    「陛下,现在全国主要县城,小学都已经覆盖。    但一些贫困的乡镇,那里的孩子只能上私塾。    他们或是步行三四十里地,去县城上小学。    小学的学费,也是一个大问题。    臣请陛下拿出一笔钱,把小学覆盖到重点乡镇。    并由官府出面,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可以在上学阶段免除学费,工作之后再偿还学费。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工部尚书金银花,看到韩翠柏挑衅的目光。    他立刻站起身说道:「陛下,全国四个重工业中心,发展极为迅速。    这四个重工业中心,带动周边数个城池的发展。    人才高度集中在这几个城池,也有利于技术的发展。    轻工业中心却没有达到相应要求,反而还限制相关城池的发展,其他城池想发展,却没有官府的支持。    臣建议取消轻工业中心,由民间商人自行决定,他们要在哪里置办何种公司。」    苏河听到工部尚书金银花这个建议。    他立刻说道:「这个要求朕准了,当时是国内工业发展初期,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才成立十几个轻工业中心,现在随着国内的公司越来越多,没必要设置轻工业中心。    金尚书的建议比较好,这个建议省钱。    朕还以为你们今天,都是来向朕要钱。」    金银花鞠躬行礼道:「臣谢陛下的支持,臣还没有说完。    这个建议是臣用时数月时间,考察各个地方的工业,统计出相应的数据,这才提出来的建议。    工部是烧钱大户,有很多的工程等待开工。    报纸上总有人呼吁,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至理名言,多个地方都已经验证,这句话的正确。    朝廷早期修建的水泥公路,花费极高,质量还不太好。    臣接到汇报,石油工厂生产勐火油时,有一种叫做沥青的副产物。….    它加热之后与小石子混在一起,铺成的道路平整坚韧。    前期经过试验的道路,它与水泥路做对比,质量远超水泥路。    石油矿产在国内很少,但南洋旧港府,有大量的石油矿。    勐火油作为蒸汽机锅炉的燃料,它比煤还便宜。    南洋总督府,大量开采石油,生产的勐火油,供应南方的工业城市。    沥青这种副产物,现在等于废品,它的价格极为便宜。    哪怕是从南洋运到国内,沥青路修建的成本,不足水泥路的三分之一。    臣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修建沥青路。」    苏河听着工部尚书金银花的汇报。    这里有很多情况,他都是第一次了解。    南洋是石油主产区之一。    内燃机需要的加工技术太高,现在根本不可能。    石油之前只是进行初步提炼,生产汽油和柴油等各种油的混合物勐火油,主要作用是燃料。    之前使用最多的地方,那就是各地的祖庙,用来焚化尸体。    还有一些石蜡和沥青等副产物,只有石蜡价格比较高。    苏河都没有想到,南洋那里大量开采石油,价格比煤还便宜,作为锅炉的燃料。    石油工厂同时生产大量的沥青。    沥青路比水泥路成本便宜,还更耐用,这确实要大力支持。    苏河看着大都督府和内阁用各种项目争钱。    这些项目都极为重要,他想全部支持。    但只有这点钱,只能支持少量的项目。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哪一方分配更多的钱。    首相王仲策看到皇帝苏河犹豫不定。    他立刻站起身说道:「陛下,臣认为军方不缺钱。」.    风啸木    .    wap.    /80/80459/2888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