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战略方向之争
书迷正在阅读:大明守村人、大荒魔帝、末世指挥官、快穿:当炮灰女主被剧透、御天、怪医圣手叶皓轩、当病弱少女掌握异兽分身、老婆拔我氧气管后,我重生了、逃荒种田:我靠医术发家致富、绝色毒医:二爷,你该吃药了
		
		    曲天仔细询问太监,皇帝苏河召见他的时间。    他了解倒是御前会议结束之后,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小时。    曲天拱了拱拳,略带歉意的说道:“这位公公,我旅途劳顿,身上的气味儿难闻,这会冲撞陛下。    现在时间还算富裕,我先回到家里沐浴更衣,立刻就前往皇宫等候。”    他看到小太监焦急的模样,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我都时间观念很强,绝不会让陛下等我。    你先回皇宫,陛下真的治罪,也不会找你这个小太监。”    曲天三言两语,打发走这个小太监。    大华帝国的太监,几乎不掌握实权,他们与大明太监权势差距太大。    曲天是正二品官员,他根本不用惧怕这个小太监。    他在回来之前,就已经把火车到站的信息发给家里。    他刚走出站台,家中的管家带人走过来。    “爵爷,小的已经备好汽车,蒸汽机随时预热中,请问爵爷前往哪里。”    曲天乘坐车辆回家,他从车里下来,看着这个熟悉的家门,眼眶都略微泛红。    “管家,汽车不要熄火,我一会儿还用。”    曲天走近宅院里,他与许久未见的家人打好招呼。    急忙赶到浴室之中,清洗身上的污垢,又换了一身新的军中礼服。    曲天擦干身上的水分,他走出浴室问道:“有没有人前来拜访。”    他打发走小太监,除了真想沐浴更衣之外。    他还有另一目的,那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他离开京城太长时间,对于京城的一些事,从报纸和朋友来往的电报中,了解的事情也是雾里看花。    皇帝苏河召见他,有没有其他目的根本不清楚。    他找借口回家一趟,如果进城真的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必然会派遣说客。    曲天到时候,就能做出更偏向自己利益的判断。    最关键的一点,他能从说客口中了解到,隐藏在水面下的漩涡。    这让他应对皇帝陛下的询问时,可以从容对答。    他自己的一点微末利益,哪有皇帝陛下和大华帝国的利益重要。    只要能让皇帝陛下看重,这才是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管家听到这个问话,他恭敬地答道:“爵爷,您的好友陶桂帆侯爵前来拜访。”    曲天瞪了一眼管家,大声的说道:“陶兄来到我的府邸,你怎么不提前通报,还让陶兄久等。”    他立刻快步走到院子中,看到一个身材壮硕,右脸颊上有一道蜈蚣状刀疤的大汉。    曲天立刻上前,握着陶桂帆的手,激动的说道:“老领导,您从乌思藏回来述职。    咱们已经有近三年没有见面了。    从乌思藏那里回来一趟,真的不容易。”    陶桂帆是他刚入职时的上级,他们还一起共事多年。    曲天对陶桂帆的性格极为了解,他是那种性格内向,无事不登三宝殿。    今日前来,必定有着触碰他利益的事情。    陶桂帆看到曲天的态度,他露出笑容。    “我担任乌思藏都督时间太长,这次将会调任到其他地方,上任之前来京城述职。”    陶桂帆简要说明他现在的情况。    曲天看到陶桂帆还在寒暄,陶桂帆有充足的时间,他可没有多少时间。    真让皇帝苏河在乾清宫等他,那就太过失礼了。    因为公事耽搁,皇帝苏河应该不会在意,因为私事耽搁,皇帝苏河会怎么看他?    曲天双手抱拳,犹豫几秒钟,想要开口却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    “陶兄,今天真是不巧,陛下还在乾清宫等待召见我。    咱们身为臣子,不能让陛下在乾清宫中等待我们。    我要立刻启程去皇宫,陶兄有什么事情,等我从宫中返回再详谈。”    陶桂帆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他就是知道这个情况,才急忙来到曲天家里。    陶桂帆也拱手回礼道:“曲老弟事态紧急,为兄确实不应该耽搁曲老弟的时间。    但有些事情,为兄还要拜托曲老弟帮衬一下。    曲老弟赶时间,那我们就在汽车之中讨论一下。    为兄尽量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    曲天点点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那就不用继续演戏。    他们一起乘坐,曲府的汽车。    这种高档汽车,车辆密闭性非常好。    蒸汽机运转时,又会发出大量的分享。    在汽车之中讨论事情,除了司机之外,没有第四人听到。    司机都是最心腹的人选,众人也不会把真正的隐秘,拿到这种半公开场合上讨论。    陶桂帆有些纠结,他长叹一声,随后开口道:“为兄在乌思藏过得很好。    我们一手握枪,另一手握着银币。    乌思藏的土司和活佛,对于我们的话,他们是不敢不听。    我在乌思藏这几年,算是过的最舒心。    回到京城之后,我才了解到,现在大都督府过得很不好。    那些文官到处找茬,说大都督府的军费超标,要砍掉多项武器更新换代,还有逐步降低军费。”    曲天听到陶桂帆的吐槽,他一点都不意外。    他在大都督府工作多年,对于朝廷文官的嘴脸,了解的更清楚。    文官一直在孜孜不倦做着同一件事。    那就是削弱军方的实力,特别是一直占比稍高的军费。    削减大量的军费,用于各项工程与事务支出。    只有把军费变成官府的支出,这些文官才有机会上下其手,通过看似合法的手段,捞到这笔钱。    大华帝国文武分治,文官与武将一直斗争不休。    除了在一些重大问题,选边战队会影响皇帝对其的看法,文武能达成一致。    在大部分涉及到文武两方利益时,文官与武将都会争论不休。    曲天听到这句话,对他基本没有帮助。    文官与武将出现争端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现在大都督府实力强悍,只要没有被抓到把柄,根本不惧怕文官的指控。    现在可不是大明,武将需要给文官当奴才。    “陶兄,这种情况很常见,你是在京城待的不长。    只要再待长一段时间,对于这种事情你就见怪不怪了。”    曲天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陶桂帆这人太不爽利,汽车的速度很快。    他在不说明白,汽车就进入皇宫了。    陶桂帆必须在皇宫下车,到时候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曲老弟对于文武之争不感兴趣,那为兄就谈一谈大都督府内部的争端。”    陶桂帆先是了寒暄几句,随后话风一转,把事情转向大都督府内的斗争。    曲天听到这句话,他神情一震。    他预感京城之中有一个大漩涡,没想到却是大都督内部的争端。    他做出一副倾听的模样,等待陶桂帆说出具体的情况。    陶桂帆不由自主的压低声音,道:“现在大都督府内部,对于帝国接下来的战略,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西进,趁着中亚战场和西伯利亚战场取得胜利的优势。    帝国要继续扩大优势,彻底打通路上丝绸之路。    让帝国生产的大量工业品,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沿途的国家消耗掉。    另一派认为应该南下,帝国夺下南洋等地区,为帝国带来了庞大的收益。    北方草原的收益很少,既不能种植经济作物与粮食,矿产资源少,生存条件恶劣。    不只是没有产出,某些地方朝廷还需要投入重金,稳定草原的局势。    南洋地区却完全不同,他们有着充足的原材料市场,还能消化大量帝国制造的工业品。    应该把有限的军力,向南进行扩张,而不是向西占领一大片草原和荒漠。”    曲天听着陶桂帆的讲述,大部分事情是两方势力明争暗斗,进行角力的事情。    他从陶桂帆的一些话语中,能听出来陶桂帆是支持南下的一方。    曲天在图木府时,感受到步兵和骑兵师为了抢军功,进行的各种明争暗斗。    他刚开始还以为,京城的这场争端,只是在延续当时的争端,只是规模更大一些。    曲天了解到更多的细节,他才看清楚这场争端的本质。    那是海军和陆军在争夺话语权。    南下必然会用到海军的舰船,海军能深入介入到战争之中。    通过战争验证海军装备的武器威力。    朝廷如果选择西进战略,那就是纯粹的陆军担当主力。    海军总不能让军舰在大草原上跑起来。    南下的那一派,也不是说完全没有陆军参与。    只靠海军,没有办法攻城略地。    他的好友陶桂帆能成为说客,这就是最佳的证明。    曲天笑着说道:“陶兄,你的调令应该下来,我估计是东印度总督府。”    陶桂帆顿时一惊,诧异道:“曲老弟,我表现的这么明显吗?    我确实是有私心,但更多的是公心。    我们军方打下来的土地,只有能产出更多的资源,那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源源不断为帝国提供更多的出兵支援。    军方抢下来的地盘,只是一片荒漠,或是产出不多的草原。    完全靠帝国的拨款,进行军事扩张。    本来就是我们为眼中钉的文官,他们会发动最擅长的舆论,通过各种方式阻止大都督府拿到更多的军费。    曲老弟是聪明人,我只提醒一句。    最好的扩张方式,必须要考虑投入和产出。”    曲天听完,他没有答应任何事情。    他只是笑着说道:“多谢陶兄的提点,有些事情我已经想明白。”    正在这时,汽车突然停下来。    “爵爷,我们已经到达皇宫外。    这个地点必须下车,乘坐皇宫之中,麒麟卫将士驾驶的汽车。”    曲天走下车,看了一眼远处的大钟,确认时间还比较充裕。    他辞别陶桂帆,步行走进皇宫。    他看到宫门之外,沙皇特使卡尔·诺维科夫,正在一脸焦急的等待中。    曲天在几个月之前,见过卡尔·诺维科夫这个俄国人。    他们当时一行人,意气风发地来到大华帝国。    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他都快认不出来。    前线的军队战败,不只是输掉战争。    还好大华皇家陆军实力强悍,取得最终的胜利。    要不然就轮到大华帝国全体国民一副苦相。    曲天一点都不同情卡尔·诺维科夫这个俄国人。    要知道这场战争,那是俄国人先挑起来。    他知道皇帝陛下,也绝不允许俄国人,这么轻松就结束战争。    曲天走进皇宫,又遇到刚刚迎接他的小太监。    小太监恭敬的行礼道:“曲大人,您可让我好等。    咱们快乘坐汽车,不能让陛下久等。”    曲天很快来到乾清宫旁的偏殿,等待皇帝苏河的召见。    御前会议很快结束,皇帝苏河经历争吵不断的一前会议,他都有些疲惫。    文官与武将因为军费开始大吵。    大华帝国与俄国在西北的战争。    大华帝国全部取得辉煌的胜利。    俄国派来的远征军,基本被歼灭。    以俄国的实力,短时间没办法再派遣这种规模的军队。    文官与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的借口,提出消减军费的建议。    军方配合默契,用各种理由挡住文官的借口。    军中各方势力接着产生内讧,他们提出大华帝国不同的战略方向。    每一个势力都有充足的理由,皇帝苏河一时找不到更好的一条路。    他了解到曲天副总参谋长,从西北前线回京。    在京城处理文件的人,肯定没有亲临一线的人经历真实。    皇帝苏河认为应该听一听前线将领的意见。    曲天走进乾清宫,按照礼仪给皇帝苏河行完礼。    他被皇帝苏河赐座,并送来大量的奏疏,让他了解事情的情况。    皇帝苏河询问道:“曲参谋长,你亲临一线,对前线的各种情况比较了解。    看完这些奏疏,你的想法是什么?    大胆说一说,朕不会怪罪你。”    曲天提前就了解这个问题,他又看完奏疏,知道京城的大概情况。    他的神态很从容,说出自己总结的意见。    “启禀陛下,西北战场的将领,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在铁路没有修通之前,不适合继续向西进攻。    帝国现在掌控的地域,负责给前线军队运送补给,都是非常困难。    帝国再向西方扩张,在没有铁路的支持下,这会浪费大量资源,军队的战斗力也会急剧降低。    我们现在拿下或即将拿下的地方,臣认为绝不能放弃。    只有把铁路修建到黑海边和乌拉尔山脉。    这样才能让俄国感受到切肤之痛。    至于南下的战略,臣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就不献丑了。”    皇帝苏河听完曲天的具体叙述。    帝国占领中亚和西伯利亚广大地域,确实需要时间去消化。    他又想到这个时期依然处于大航海时代,海军的作用无法被取代。    大华帝国的战略扩张方向,应该照顾海军。    防止现在实力强大的海军,因为朝廷无法持续投入,导致战斗力退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