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曹魏反制
书迷正在阅读:凌天战尊、命之途、修仙:从四名长生仙贴身指导开始、魏虎、夺皇权!持天令!倾城嫡女杀疯了、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修行手册、虐文女主回归后她飒爆了、全球尸化:我在末世打造最强魔宗、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兄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间谍就已经出现。    沉晨在北方布置了强大的间谍网络,曹魏集团自然不可能没有在南方安插卧底。    刘备集团如此大规模军事调动,也瞒不过卧底的眼睛。    如今曹魏集团的情报负责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官职是侍中兼尚书右仆射,同时又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前面三个官职倒没什么,侍中和尚书右仆射都是三品,给事中更是第五品,属于荣誉性质的散官,实质上是曹魏皇帝的参谋,实权来自于皇帝。    但最后一个录尚书事就不简单了,这在汉朝往往是三公才有的头衔,甚至有的时候三公也没有,只有位高权重者才能获得。    因录尚书事的意思就是总管尚书台的事情,没有大臣获得录尚书事头衔的时候,尚书台就是尚书令做老大,管理全天下的政务,尚书令就成为了典型的职低权重的代表。    若有了录尚书事的头衔,那么尚书令就只能听令于录尚书事者。所以现在司马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头和职务没那么大,政务实权接近诸葛亮了。    因此司马懿总揽全国政务,间谍卧底的消息,自然也是第一时间送到了他的手里。    曹丕听到司马懿那边传来的消息,急急忙忙回了洛阳皇宫里,至北宫平洪殿,马上召集朱铄、陈群、司马懿、吴质以及董昭、蒋济、刘晔等人。    程昱前几年病逝了,曹操早期的几大谋士,现在都已经走得差不多,勉强只有董昭这个二线谋士还在,其余皆是曹魏中期重臣。    此刻众人齐聚于北宫。    等人都到齐之后,曹丕才沉声说道:“诸位,事情都已经知道了吧。”    司马懿说道:“臣已经把上报的公文传阅给诸公了。”    “嗯。”    曹丕点点头:“刘备大肆准备器械、粮草、物资,还不断调动军队,看样子是终于要与朕决一死战了,诸位觉得如何?”    董昭就说道:“陛下,刘备三路北伐,臣以为必是两真一假,因而还需要做出应对才是。”    两真一假?    曹丕便问道:“哪里真,哪里假。”    董昭环顾众人,做出判断道:“长安与河南为真,淮南为假。”    “哦?”    曹丕好奇道:“为何淮南是假?”    “因淮南千里没有人烟,合肥城城高墙厚,陛下只需一两万人马,就足以阻拦住关羽数万大军。”    董昭回答道:“所以臣以为,刘备应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关羽身上。”    “嗯,言之有理。”    曹丕说道:“不过长安亦是千里没有人烟,那为何长安也是他们主要进攻方向呢?”    “长安虽千里没有人烟,却有两个合肥不具备的缺陷。”    董昭竖起两根手指头,说道:“一是我们要驰援长安,也路途较远。二是长安城虽城墙高厚,但它......实在是太大了。”    大就意味着敌人可以进攻的方向太多。    长安城城墙总长二十五公里,上面站十万人都不能把所有城墙段防守得住,不是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    所以相比于城池小容易防守的合肥城,长安城反倒成为容易进攻的薄弱点。    “当然。”    末了董昭又补了一句道:“长安城缺陷确实很多,但敌人从汉中运粮至关中,再从关中运粮至长安,路途遥远,补给极为困难,因而只需要防守住一段时间,他们也就只能因粮尽而自散。”    曹丕想了想道:“董公的意思是,长安和淮南以固守为主?”    “是的。”    董昭说道:“刘备主力皆在南阳,必全力进攻河南,我们也必须要在河南与其决战,因而长安与淮南,当固守之。”    “嗯。”    曹丕看向司马懿陈群等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臣也以为如此。”    众人回答道。    这算是谋士团们都认可的意见。    刘备集团制定了三路北伐,其中主要进攻方向就是长安和河南这个方案,曹魏集团谋士团水平不低,自然不可能料不到。    三路当中正常情况下是河南最容易,其次合肥,最后才是长安。    但河南与南阳虽都是一路平坦,也正因如此,季汉与曹魏才会都把主力放在这里,反而这里才是最难进攻的点。    合肥也是一马平川,奈何淮南已千里没有人烟,关羽大军北上,只能走濡须口在合肥城死磕,只要合肥能够坚守住,那么淮南自然安然无恙,所以次之。    长安的话,即便关中没有人烟,城池却很容易攻破,这是最容易攻打的地方,因此曹魏谋士团都确信,刘备集团的主要进攻点必是河南与关中。    司马懿补充道:“陛下,臣以为,既然刘备会以河南和关中为基点,那么关中必然会遭到他的强攻。安西将军少有领兵,关中现在又是沉晨坐镇,若是沉晨进攻,还是小心为上。”    “你的意思是换人?”    曹丕皱眉。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臣以为,安西将军缺乏作战经验,最好是负责后方粮草比较好。”    “那你觉得让谁去长安呢?”    曹丕反问。    司马懿左思右想,叹息道:“即便不能换将,也要派遣作战丰富的外姓将领协助,而且要多增派兵马。”    “唔......”    曹丕沉吟了起来。    夏侯懋跟他的关系亲如兄弟,所以历史上他当皇帝之后,一直对夏侯懋信任有加,让夏侯懋在长安坐镇了八年,直到魏明帝时期,夏侯懋才被撤回洛阳。    现在曹魏集团正处于尴尬时期,老一辈大将死的死,病的病。目前高级将领就只剩下张辽、徐晃,张郃、臧霸之前都只是二线将领,如今也都被提了上来,主力军还是宗室夏侯渊、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懋等人为主。    这些人是曹魏的基石,曹丕不可能让外姓作为主帅,所以他在河南等地布置主力的时候,以夏侯渊为主将,夏侯尚为副将。淮南方向则令曹休为主将,驻守在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江东来袭。    至于关中方向,曹丕其实安置了两个人,一个安西将军夏侯懋,一个镇西将军曹真。区别在于夏侯懋镇守长安,而曹真则是坐镇蓝田,负责防御武关方向的南阳刘备军。    因此实际上如果真把夏侯懋换了,除非是换徐晃张郃这样的外姓将领,否则的话,曹魏的二代已经没有人可以去派了。    即便让曹真去,那蓝田武关方向又谁守?    这就很尴尬。    曹丕不信任外将,可宗室人才也颇为凋零,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连北方都没有曹家夏侯家的人,可见曹魏的人才贵乏程度。    不过司马懿说得也有道理,曹真曹休夏侯尚他们虽然也是二代,但曾经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多年,现在年龄也都四十多岁了,能担得起大梁,唯有夏侯懋没怎么领过兵,缺乏实战经验。    而且他的对手还是名震天下的沉晓卿,即便沉晨攻打长安难度很大,却也说不好他有什么阴谋诡计,把长安夺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谨慎对待。    思来想去,曹丕决定还是保险起见,说道:“子林虽少有领兵,却是个能听得进话的人,便令徐晃朱灵再带三万人去长安,如此长安就有七万人驻守,再加上子丹在,关中就有十万人之众,想必应该无有大碍了吧。”    “陛下英明。”    司马懿觉得徐晃朱灵二人也是多年老将,作战经验丰富,有他们帮忙把关的话,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陈群又建议道:“陛下,刘备已经老矣,他发起攻势,必会全力以赴,臣以为,狮子搏兔,亦要全力施为。现在刘备举南方之力北攻中原,我们也必须小心应对,各路粮草、军械、物资,也应当调动起来。”    “是啊,相比于刘备,我们的粮草优势还是很大的,河南淮南等地一路平坦,粮草和援军可以迅速抵达,如此以逸待劳,就与刘备耗下去便是。”    刘晔这个光武帝刘秀的后代也在积极为曹魏卖命,提出了建议。    蒋济更是说道:“陛下,臣以为刘备急着北伐,必是自感死之将至,所以才会如此急切。只要耐心防御,挡住他的进攻,长此消耗下,刘备也许就因此死去,他一死,南方很有可能会乱,这是陛下收复南方的好时机啊。”    “哦?”    曹丕听到这句话,顿时来了兴趣。    现在南北方对峙,北方的实力略强于南方,总兵力四十多万接近五十万,可谓空前强盛。    虽然跟刘备集团一样,很多兵力都是郡兵,但战兵总数也维持在三十万以上。    如目前长安方向夏侯懋有四万人,曹真有三万。    河南方向的兵马最多,夏侯渊、夏侯尚、张郃、郭淮、贾逵、王凌等大小将军数十人,拥众近十万,在河南与南阳刘备集团对峙。    而淮南方向则有曹休、张辽、吕虔、臧霸领数万人,分别驻守于豫州汝南郡、扬州九江郡以及徐州广陵郡,防备江东。    这样在总体上光对峙的兵马就有二十万的样子。    看上去少。    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精锐战兵驻扎于洛阳京畿之地。    对峙的兵马数量少一些,可以缓解粮草运输的问题,一旦开战的话,洛阳兵马可以迅速驰援各地。    所以实际上刨除掉关中不能短时间内迅速赶到增援以外,河南和淮南,基本上可以在十天内就能抵达,完全可以与南方一较高下。    到了南朝和北朝这个体量,即便发动大规模战争,也不是一两年就能打完的,除非敌我双方出现较大的内部问题,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吞并对方。    然而蒋济认为,现在刘备年龄那么大,很可能就在北伐的过程当中就死掉,刘备一死,南方主心骨倒下,说不好就会引发大乱。    就像曹操死的时候,北方出现内乱一样。    因此蒋济的建议是曹丕应该积极与刘备展开对峙,充分调动起对方的兵马,等刘备一死,南方一乱,就立即饮马长江,收复天下。    司马懿也说道:“子通公说得有理,陛下,臣也以为,当前应该防御为主,待刘备死,则大业可成。”    “嗯。”    曹丕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好,刘备若来,朕必亲至与其交战。诸位,刘备现在整顿军务、调拨粮草,那朕也不能落后,传令,请太尉至长安,协助子林。仲达在洛阳,负责后方督运粮草,其余人随我亲至河南。”    “唯。”    众人齐齐拱手。    当下曹魏集团面对刘备集团准备的攻势,也是积极应对。    由于北方的交通便利,曹丕没有打算增兵,只让钟繇为参谋,徐晃和朱灵为副将,前往长安辅左夏侯懋防备沉晨。    在长安准备十万兵马,这已经是给了沉晨很大的尊敬。    其次就是河南淮南方向大量增加粮草和军械供应,特别是合肥等地,光箭失就又增加了数百万支,主打的就是一个乌龟战术,让张辽坚决不与关羽正面硬憾。    最后自然是又从北方令阎柔、田豫、鲜于辅等人增派骑兵至洛阳,提高洛阳军队的机动性,以达到快速增援的目的。    一系列应对措施很快准备起来。    刘备集团与曹魏集团的战争机器开始疯狂运转,双方都有很多军队、粮草进行调动,同时也征召民夫徭役,一时间南北形势瞬间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