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着身份地位来,便是余文轩也得给傅家的马车让路,哪有傅家让她们的道理?    映容睁开眼,看向罗孝莲的眼神带了些许考量的意味,“我跟傅家不熟,余家跟傅家也不熟!”    罗孝莲还不死心,又问,“可是刚刚傅候爷都给咱们让路了。”    映容淡淡一笑,“傅侯爷只是不愿同女子争抢道路而已,人家谦和,咱们道两句谢就好了,可别在心里胡思乱想!”    罗孝莲笑容僵硬,“呵,二姐姐真是洒脱!”    话是这么说,可这语气怎么听也不像是夸人的。    过了安和道,往前不过百米,便是京城里最大的游湖。    这片湖已经宽阔到看不见对面的边际了,只能远远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面堆簇着碧绿的荷叶,浅粉夹桃红的荷花,以及大片漂浮的水草。    中间搭着一座九洞白石长桥,两岸分别连着两个小亭子,一个叫放鹤亭,一个叫望鹤亭,亭台的顶面俱雕刻了九只腾起的丹鹤。    这片湖再往前,水流不断,只是渐渐变窄,这便是另一条更为有名的永淮河。    永淮河白日冷清,一到夜晚,靠岸的花船便纷纷离开岸边驶向河中,那是只属于权贵的华美喧嚣之夜,有美艳的优伶,有陈年的美酒,有曼妙的歌舞,醉生梦死的温柔享乐夜夜不断。    除了永淮河的奢华靡丽,靠着这条河的岸边,也借势借名开起了许多家酒楼,京城里顶顶有名的仙鹤楼便坐落于此,一向是富贵人家宴请宾客的好地方。    映容这一行人并不敢往前走到永淮河那一片,虽然好奇,但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怎好去那样饱含深意带着烟花之味的地儿?    相比起来,这一片荷花湖就要平静温和多了,来这的多是赏花采莲的姑娘们,也有夫妻带着孩子来捞鱼捞虾玩儿的。    映容叫人去租了一条乌蓬船,船不大,只有中间有蓬,便没带丫鬟们上船,只带了黛容和罗孝莲一起。    船夫在前边撑着杆划船,映容和黛容就拿着个篓子摘莲蓬和荷叶,莲蓬开的好,莲子也多,荷叶的根茎脆生生的,一掐就冒汁液。    罗孝莲不摘,只在一旁看着,问道:“二姐姐摘这些是要干什么?摘莲蓬我还能明白,可以剥莲子吃,可是摘荷叶是要干什么呀?”    映容笑道:“这些能做好多东西呢!荷叶蒸三遍沥干水,可以用来包糯米鸡,也可以切片熬水,加上莲子,百合,枸杞,糯米和薏仁炖成荷叶莲子粥,还可以做荷叶羹。莲子是可以生吃的,还可以放进菜里,或是去了莲芯做莲子茶,即便是那挑出来的莲芯也有用处,晒干了又是一味茶,味道是先苦后甘,清香绵长。”    罗孝莲不由得睁大眼睛,“莲子粥我是吃过的,旁的倒没怎么吃过,这荷叶和莲子还能有这么多精细的吃法呢?”    映容捧着荷叶,弯着眉眼道:“我经常跟我的几个好姐妹一起玩儿,这些吃的法子有多半都是从她们那边学过来的,可谓是吃百家饭知百家味,如今虽也快九月了,但是天气还是闷热的,吃这些清淡口味的最合适了,你要是喜欢吃,到时候我把食材和做法写张单子给你,你带回家去让厨子照着做就行了,都是很简单的做法。”    罗孝莲乐呵呵道:“那最好不过了,就是有点麻烦二姐姐。不过说起清淡口味,其实我哥哥最喜欢吃这样的。”    “他那个人,便是吃一盏茶,都非得拿早晨收的露水或是去年积的雪水来烹,他说这样烹出来的茶有一股清香,反正我是喝不出来的。”罗孝莲撇嘴道。    黛容跟着笑,“原来罗表哥还有这般风雅情趣。”    罗孝莲促狭的笑了笑,“什么风雅,我看他是矫情!我就等着往后来一个厉害的嫂子,好好治治他的臭毛病!”    几个人说说笑笑,摘了小半篓荷叶和莲蓬,瞧着差不多了,便吩咐船夫靠岸。    回了府,映容便带着拾兰往梧桐院走。    一边走一边盘算着得用这小半篓荷叶和莲蓬做些什么菜品,做完了还得各院里分一分,父亲那一份,母亲那一份,慧容,碧容,黛容和赵姨妈那都不能少。    看看那篓子,也不知够不够。    映容正低头思索着,迎面却碰到个人,映容只看见了靛蓝色的袍子,一时没反应过来。    抬起头,见着是罗孝然站在那。    映容一愣,立刻后退一步,规规矩矩笑着道一声,“罗表哥好。”    罗孝然嗯了一声。    他本就是木讷的人,不爱说话,不爱出门,偏偏前几日又出了件让他丢人的事。    这几日是更加不想出房门,不想跟人说话了。    今儿是第一回 迈步子,结果迎面就碰上映容了。    罗孝然默了半晌,又想往前走,又想往后退。    来回踱了两步,停下脚步,一副温和自若的脸色,垂手而立,问道:“额,二妹妹可否让让?”    映容赶紧让开路。    “多谢!”罗孝然抿着嘴,他现在只想赶紧逃离这里,然后躲回院子里去。    唉,说到底这一回就不该来。    他自幼也算得上是朗月清风般的人,读圣贤书,知圣人礼。    没想过就出这一趟远门,竟然碰上这样荒唐的事。    那个翠儿,提起来就让他生气。    真是一世英名尽毁于此!    母亲和姨母虽一再强调是那奴婢异想天开,让他不要在意此事,可他怎么想怎么膈应,如何能不在意呢?    罗孝然一面尴尬不已,一面急急往院子里赶。    第二十四章     另一边正院里,赵氏和赵姨妈正在说话。    “婵娟啊,此事还是得麻烦麻烦妹夫,你也知道,我家夫君在安阳县令这个位置上待了九年,凭资历凭考绩,他都是上乘之选,只是这升迁一事,光靠自己实在是难呐!”赵姨妈垂目叹气,“若是没有上头的官员保荐,任你累死累活的,也轮不上半个好!”    “可是,”赵氏有些为难,“不是我不愿帮,我们虽是伯府,可早没有当年的风光和权势了,如今还有哪家愿给我们面子呢?况且伯爷如今也只担个工部郎中的职位,并没什么实权,这,实在是……”    赵氏两手搭在一起,蹙眉道:“姐姐,不是我不愿帮,只怕我是真帮不上忙。”    赵姨妈见赵氏面有犹豫,忙道:“不是非要办成,只是帮着问两句,说说好话,再不成,能打听出下一任太守是谁也行,我们也好去结交结交。”    又握上赵氏的手,恳切道:“我们在京城里也没什么人脉,只有你和妹夫在,你只需让妹夫帮着打听打听,说说好话即可,旁的都只看运气。”    赵氏沉了口气,还是拿不出准话。    一来这事多半是办不成的,若是痛痛快快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