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22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规事件调查组、漂亮炮灰美又癫,沙雕勇闯娱乐圈、死遁重启后,人人都以为我是幼崽、喜欢成绩好的?早说啊、睡前小甜饼短篇集、作精少爷下乡,村霸你别太宠了、在卡牌世界造机甲、劝你不要得罪我、[HP同人] 一切为了可乐
“我错了,这不是成熟,这是悲伤。”她及早地认识到了机场办公的内核,明白了这是一场悲痛的无可奈何。 沐修竹拍拍她的肩膀:“等你要写论文了,到期末考,或者毕业的时候,你也会这样的。” 桑莹:“谢谢……嗯?!” 几个意思? 赛季的后半程,在最紧张的时候一般也是佼佼者们最忙碌的时间段,世锦赛、四大洲等全都在那个时候进行,也刚好卡着学生的周末阶段。 大学写论文太正常了,沐修竹已经开始有了这种痛苦。 桑莹暂时还没。 但过两年就有了。 卞玄也悲伤点头,告诉她是这样的。 秦芷贺舒扬还要在北美外训,这次不跟着回去,等到coc赛前会跟他们的教练组团一起去赛场。 收拾好东西上了飞机,起飞了之后,张简方招呼丛澜过去他那边坐,有事情要交代。 丛澜就跟人暂时换了位置。 稍后结束了,才又回来。 张简方又喊了别人过去。 桑莹默念:“不要喊我不要喊我不要……” “桑莹,你去,张总找你。”悲报来袭。 桑莹:“……” 我不想见大boss呜呜呜! 其实张简方也不是要说什么,这不是能谈家事的场合,他也不能说秘密的内容,就是趁着有时间,跟来参加比赛的小孩子们聊聊。 对丛澜的话,他多说了两句职业生涯相关的话,还隐隐透露了一点此行的结果。 对沐修竹,张简方就是夸夸他,让他继续保持,要向丛澜看齐,也要坚持到北京冬奥上,到时候争取拿个好名次,比如那枚金灿灿的奖牌啊什么的。 压力是给到了,但督促也给了,还顺便给画了饼,对付沐修竹拿丛澜说话非常好使。 而对桑莹这类孩子,张简方主要就是问一问,这次跟来参加比赛习不习惯,参赛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主打的就是一个关怀。 他甚至连压力都没给。 奈何张简方自带气势威压,在有些敏感的人看来,面对着他就会天然地紧张,桑莹就这样。 张简方只好哭笑不得地把人放跑。 “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害怕。”他摇摇头。 这就是领导不懂事了,张简方精力旺盛不代表大家想跟他聊嘛,最怕的就是领导突然的关心。 桑莹只想把自己放在角落长蘑菇。 丛澜已经戴着眼罩听歌睡觉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开辟出一个自我的空间,享受不太舒适里的静谧。 张弛有度,要干活,也要休息。 · 回到北京基地,刚进去就见到了有工人在搬东西,说是新买了一些器械,又把旧的给淘汰掉了。 还来了两个新的体能教练,因为原来的团队里有人被喊走了,马上要夏奥,他们得去支持夏季项目。 丛澜这才知道原来人才都是张简方薅来的,还是那种有借有还的诚信之薅。 “再借不难嘛,等20年奥运过去了,再喊过来给我们备战22。”于谨说道。 丛澜:“所以累的只有教练自己是吗?” 于谨幸灾乐祸:“对!” 以前只用备战夏奥,可以休息两年努力两年,现在倒好,被张简方给看上了以后,就是两年冬奥两年夏奥。 这个时间段还挺好的,两年也差不多能把一个运动员科学系统地打好基础,后续的人不管是其余人接手,还是怎么的,都比较方便。 而且奥运前两年,一般都是体总从摆烂里挣扎出来,开始临时抱佛脚的大方阶段,好要钱也好出成绩。 丛澜:“所以体总也没休息过。” 区别在于这两年放生夏季项目,那两年放生冬季项目。 但在它的角度看来,其实一直都在努力挣扎。 丛澜沉吟:“怎么拟人化了以后还有点惨的样子?” 于谨:“管那么多干啥,你论文写完啦?找好导师啦?你老师没喊你去干活吧?我跟你说你不能耽误训练啊!” 丛澜比耶:“搞定啦,就修改一点点,其余的拜托师姐帮我盯着,我到时候请她吃饭。” 也会跟师姐聊她课题遇到的麻烦,丛澜虽然研一,但她有作弊器一般的虚拟空间里的小系统,这个东西的ai程度已经远超当前的科技水准了,丛澜打算趁着这几年借导师的势,好好把这个系统给薅一薅。 于谨:“记得写赛后感!过两天要开表扬大会!你跟小沐说一声哈,让他别忘了。” 赛后开分享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不过这次的表扬大会不一般,因为sa这一站是老带新的模式,最初教练组给的预判没有这么高,成绩超出了预期,所以就要表扬一下。 再加上今年升组的人也比较多,不管是jr升到sr,还是小孩子能去比jr了,都处于关键的一个过渡期。 况且,这一站还是cop2.0正式运用在成年组a级赛的第一站,一些参赛经验、裁判评分、心态调整等等,都是值得分享给队友们的。 故而,这是一场郑重盛大的“2018/19赛季gp赛事表扬大会暨新规则参赛经验分享大会”。 重心在后半茬。 丛澜对这些内容都是驾轻就熟的,不用起稿就能在台子上讲干货,给于谨比了个手势,她担心自己忘记,就掏手机给沐修竹发了个微信。 沐修竹回了一个卖萌的表情包。 这场大会的举办很迅速,说是要两天,压根就不用,次日晚上就搞了。 横幅也没印,很早之前开这种大会的时候还专门搞一搞,现在已经直接用大屏幕改字了,方便快捷还省钱。 张简方回北京当天就跑外地去了,今天来不及返回,就没出现。 不过他接了一个远程的视频电话,隔着几百公里遥遥地慰问家里的孩子和大人们。 桑莹一看到这个,就想起来飞机上来自领导的慰问。 她很想说,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这样的念头刚起来,就见公式化问候了两句的张简方激情地说道:“多给奖金!” 哇,这四个字换来的掌声,真挚、诚恳,还不绝于耳。 丛澜抬头:哦豁! 运动员以成绩说话,除了参赛相关,津贴补助奖金一类的也与它挂钩,系列赛事的领奖台一二三有多少奖金,那都是直接明文规定了的。 丛澜除了代言,每年的进项也颇多,她的日常消费大部分都是从这里面出的,除非购买大件和昂贵物品,一般来讲都够用,毕竟队内包吃住。 这次也是,第一和破纪录都有钱,三个wr就是三笔钱。 孩子们快羡慕哭了,就见着大喇叭里喊着丛澜的名字,一趟趟的,什么第一名啊、新纪录啊、特殊表彰啊,让人恍惚以为她就没下去过。 丛澜也确实想站在台子上,一口气领完再走。 “仪式,仪式很重要!”主持人说道。 这次特意发了现金,信封包着,厚度更不同,比转账带来的冲击感更强。 好几个小孩子在下面都暗暗发誓,一定要也上去领奖拿钱! 就这方面来说,张简方的目的达到了。 他额外要再给一份奖金,也不多,这次sa的领奖台人员们全都有份,都是两千块钱。 桑莹超级高兴,打算明天去存到卡里,一部分转给家人。 郝静柏眼睛都有点直了,还有丛澜的正经小师妹,沈韫玉。 这两人的家境都一般,一早也没想着能用花滑赚钱,这次一看,我的天呀好想要! 沈韫玉决定加练。 郝静柏想着自己真的不能再怕比赛了! 钱不是她们唯一的目标,只是一种激励手段,用以奖惩督促。 之后的经验分享交流中,一众人都听得认认真真,拿着笔去记录,生怕漏下了什么。 给丛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她每次的分享就等于一个专业教练在给大家上课,没有人愿意缩短这个时间。 毕竟她也很忙,成为队内教材的一部分就已经被拆解分析了,每次都拉真人过来现场演绎,也不现实。 另外就是,秦芷贺舒扬两人没有在这边,是视频参加的会议,钱也是之后会发给两人的。 一场表扬分享会,在众人饥肠辘辘的时候,圆满结束。 等这边说了散场,那边座位上的人就撒丫子跑了,抢着去食堂吃夜宵。 · 于谨收了他的奖金,再把该给的给其余人,队内的规章秩序现在很完善的。 “好了,我们也得开会啦!”他苦恼地抓着头发,“好烦,真的好烦。” 比运动员自己分析比赛还要复杂的,是教练组组内的全赛事复盘。 他们不只要研究自家孩子的表现,还得对整个比赛进行拆分总结,哪怕不是都要看四个项目,只看自己的也很烦。 于谨得看单双人,重点是节目整体和跳跃。 茱迪的话则是四个项目的滑行旋转和滑表都要抓。 最累的还得是她。 不过好一点的在于,因为wings被带过去了,很多数据处理都由它来进行,报告的话到时候会出很多,于谨不用一个个去抠视频动作,这方面省了不少的精力。 再就是裁判打分,也是直接对接到了wings里的,到时候会顺着报告出裁判组行为分析。 于谨:“要么说科技解放生命呢,太快乐了!” 丁教练纠正:“那是科技解放劳动力,不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