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玄幻小说 -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在线阅读 -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79节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79节

    当时就骂声一片。

    可骂归骂,还是有人去看的。

    国内也有遗憾为什么全锦不开观众席,为什么十四冬又不售票。

    就算观众也要顶着生病压力,他们也想去现场。

    只是更多人庆幸,幸好冬运中心和冰协不是死要钱不要运动员的命。

    不过,全锦赛里没有丛澜他们,看到了各国为了明年的世锦赛名额争抢,把他们展现的当前技术与coc那一场进行比较,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还有:稳了稳了稳了,我们男单小沐目前技术最高分数最好,双人四组都能上四周,别的国家没一个敢有这强度的,冰舞的话就看秦贺和宋古了其他人还是不行。哦你说女单?这还需要我说出来?】

    coc那一场,三个项目全是最强队伍。

    男单的四周跳满天飞,一半成功一半摔得七荤八素,沐修竹sp表现有点失误,fs却很争气,四四套只一个落冰不稳,分数直接上了210,惊呆众人。

    于谨还排了五四进去,但沐修竹的储备在这个难度上会导致后面的加分很少,goe单个跳跃能从3 掉到1或者直接负分,算下来还不如四个四周跳的难度goe加分。

    取舍之后就用了四四 双3a,这次发挥挺稳定的,t分90 ,goe能上20。

    沐修竹之外,卞玄殷英千他们的goe总分多的在10 ,少的只有个位数,一旦摔了俩跳跃,那就直接3分上下了。

    还得再影响pcs的等级,失误多了是会有阶梯上限的。

    来之前都说要拼难度,但拼难度这仨字,不是靠莽,得靠脑子。

    女单这里更是过瘾,丛澜就不提了,桑莹等人的3a和四周跳都打磨得很细致,哪怕是失误的也能一眼看出比男单要扎实。

    有人归结于男女的不同,但这不尽然。

    性别会带来不同的四周跳技术,导致基础薄弱强悍与否的,同样的教练之下,在于运动员本身。

    有的运动员技术就是糙,再怎么被修正也是糙,不是教练不上心,是他自己身体条件和心绪问题,只能用着凑合的技术得着凑合的分。

    还是那句话,是我不想考清华北大拿花滑金牌跳出4a吗?

    是我做不到啊!

    一连串的女单四周跳在coc齐齐绽放,之后有人剪辑出了连续的视频,没有废话全是快节奏鼓点,一个又一个考斯滕出现,再高高跃起旋转,配文“据说女单不能跳四周”。

    女性从来都被设限,女性从来都不该有限制。

    大家喜欢丛澜,爱的就是她那股踩高墙如入无人之地的狠劲。

    双人组合里,当抛四上场,当捻四在半空旋转,观众的心提了起来,又或稳当当放回,或遗憾叹息。

    余下的,就是对他们争ogg的赞佩。

    双人赛场自从2018年二月那场比赛之后,就再没看见四周跳了。

    规则不鼓励,裁判乱打分,失误就是第二顶格。

    老将退役,小将不练,isu属意新对象,于是——这本该是原定的发展路线。

    现在不一样了。

    很多追双人的冰迷在网上痛哭流涕,她们欣喜于这条早就被人看到的绝望前路,真正的在coc被表示出来,此路已断。

    丛澜被问过,四周跳有什么意义呢?它只是得分利器吗?

    它不单单意味了高分,还代表着一个竞技运动里关于竞技的发展。

    “花滑总是被人误认为只需要表演,只需要美美的,它不如田径那么明确,也不如对抗赛事那么激烈,可它的难度是在每一个技术动作里的。

    四周跳是第一时间,足够让观看者知晓这项运动的难度与美感在何处的技术动作。”

    那时候,丛澜说她要跳所有的四周。

    后来,在反复被问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丛澜说:“四周跳的发展,代表了花滑的健康程度。”

    人们追求难度,追求极限,渴望突破,于是寄希望于体育项目,想看到各种超越普通人的存在。

    wings上来以后,原本混乱的四周跳被逐渐调整走向正常道路,哪怕现在不同国家比赛用的ai不一样,也总会让原本肆无忌惮的人收敛一些。

    2022冬奥眼看着一定要让wings上场,今年所有人的表现都比去年要更收敛。

    运动员是这样,教练员也是这样。

    叫嚷着“我按照规则行事”,喊着“我得分了那么我跳跃再烂它也是合规有用的”,嘲笑着“你们苦哈哈练这些多浪费不如学我利用规则”,凭靠着“isu是我家后花园我怕什么”,这群人再不敢大放厥词了。

    双人的四周跳自种花家兔子组合开始回归,可以预料到,明年展现四周跳技术的双人会更多。

    张简方上台以后,中国国家队的任何变化、动向,都将会被认为是他之后将要出手的方向。

    人们对比的何止是全国赛之间的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

    她们看的,还是最爱的项目将会有着如何的发展。

    起码现在来看,北奥周期稳了。

    第516章 十四冬

    十四冬原定就在海拉尔举办, 位于内蒙古。

    这地方属于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呼伦贝尔。

    开幕式也会在这里冰运中心的速滑馆举行。

    原来就弄好的会徽、会旗、会歌、吉祥物等等,经过了又一次的调整, 顺利出现在了这场比赛的相关宣传上。

    因为疫情被频繁打断生活与工作的人们,旅游、看演唱会、参加音乐节等等活动都被大量砍掉, 空虚无聊的大家在十四冬的大力宣传下, 也知晓了一月底会有这么一场比赛。

    入坑花滑再来看十四冬的, 也非常多。

    没办法, 花滑的宣传和热度自带buff, 一骑绝尘,路过的蚂蚁都得回头瞅两眼这里发生了什么。

    故而,感兴趣再到入坑, 紧跟着等比赛, 这样的流程太顺畅了, 压根就不用人踹。

    新身份 1的小夏, 正对着大家言辞激烈的争吵界面, 感到困惑不解。

    她刚才看完宣传片《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转过头就见到冰迷吵了起来。

    这个说“为什么要参加既然全锦不来为什么要来十四冬”,那个说“你有本事让大家都不要去”, 再来一个又开始骂张简方“办个p的十四冬不能等冬奥结束再弄吗”。

    小夏:“???”

    她不是才刷完陈年老帖, 六七月那会儿大家还在夸张总不愧是张总, 有魄力,安排了这么多比赛的吗?

    小夏:“三届十四冬的记录, 这不是你们说的吗?”

    十四冬今年办, 丛澜肯定会参赛, 冰迷根本不怀疑这个可能性。

    她们都戏称这不是全运会,这是“宇运会”, 天上下刀子了你都得来参加,不然以后领导给你穿小鞋。

    偏偏这种消息,还是真的,以前有过这样的案例。

    小夏一个不追任何竞技体育的人,看到了这些以后当场就惊了。

    不是吧?说好的体育纯粹干净全靠实力呢?

    怎么也这么乱啊?

    这跟我上班那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是有的,这里的人更多。

    瓜队差不多集体缺席全锦赛,这让部分冰迷本就不满,看到解释说是担心外部环境,更专注地筹备明年的世锦赛,就更让人不满了。

    那十四冬凭什么例外?

    借口嘛,扯的就是冠冕堂皇。

    实际大家心知肚明,全锦不参加是为了十四冬,你偏偏说要为了世锦赛,那我就要骂你了。

    因为毒株不断增加,疫情形势严峻,冰迷担心十四冬的参赛者那么多,场地消杀防护不到位,这群人要是折在了这里,三月的世锦赛不直接打出gg了吗?

    这还玩什么,冬奥名额都保不住了!

    这些担心也很合理,对面的辩驳也没太差。

    十四冬可以作为世锦赛前一站的调整,而且国外的防护比我们的更差劲,诚然,这场比赛的人数和项目那么多,一定会出现意外,但三月去参加世锦赛就不会有意外了吗?

    那可是国外,不靠谱的国外。

    纵观防疫,谁能比国内做得好?就这还细节漏洞百出呢!

    运动员一直待在基地也不行,待着待着就废了,这场十四冬这么尽心,起码它基础条件是到位的吧?

    风险有,收益也是有的。

    再就是你根本阻拦不了,这场赛事背后牵扯的太多了,都能有那么庞大的组委会了,你以为它就是小小比赛?

    小夏看完了大家争吵的内容,晕晕乎乎的。

    后者嘲笑前者,除了在网上骂两句又能如何,不还是得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吗?

    这就很戳人心窝子了。

    打人脸也打得太疼了。

    小夏虽然没参与到这场争吵里,却也被戳到了。

    “路过的狗都得被骂两句。”她选择离开,换一个氛围好的话题。

    但哪里都有吵架,今年以来大家的精神都紧绷着,现实里遇到了不少麻烦,在网上就会控制不住地抒发,随便一句话就能引出双方骂战。

    小夏:“算了去看火炬了。”

    每届冬运会都有的传火炬点火仪式,以前还有围观的人,这次直接全部清场。

    镜头里看着有点萧瑟,凄凉。

    连火炬手都戴着口罩,看不清谁是谁。

    换个bgm都能当绝境大逃亡了,还是雪地版本的。

    虽然路上的雪被清理了,可是背景里都是雪啊!

    小夏看着侧边的简介:“黑龙江短道速滑退役运动员……”

    字有点小,人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