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水中倒映出他的脸庞。 神态中,依旧有些瘦削病弱的样子。 灵魂出窍的后遗症仍是存在,不过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跟他穿越前的英俊,算是半斤八两。 还有少年人独有的清秀感。 只是看着陌生的自己,依旧有点惊悚。 水中的眼神,有些老虎的锐利,恍惚间,好似一头老虎看着自己。 准确的说是病虎吧。 周清没有过多注视,他觉得这种事,能跟灵魂扯上关系,可别一不小心又灵魂出窍了,现在他可没鸡汤和腊肉滋补自己。 一想到灵魂出窍的事,他的心跳陡然加快,有些恐惧,也有些向往。 他知道的,那意味着神秘和超凡。 只是不能轻易尝试。 …… …… 砰砰砰! “小周先生,起床了吗?” 依旧是胡屠户。 一天没见,胡屠户自然没有什么变化。他看着周清,似乎觉察到少年人身上有些变化,可是说不上来。 不过他心里还是压抑住了好奇。 真正的变化,肯定是在十天之后。 据他打听到的消息,这一次道试,小周先生中秀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十五岁不到的秀才。 附近的州县,也不算常见的。 何况江州历年的科举水平很是一般,近几次乡试,一个举人老爷都没出过。 小周先生年纪还小,说不得三十岁前便有可能中举人老爷。 若是招得他为女婿,将来哪怕中不了举,打点一番,进衙门当个书吏更或者得了老爷的赏识,做了幕僚师爷,老胡家便有机会在衙门里扎下根。 流水的官,铁打的吏。 对于胡屠户而言,胥吏虽然是读书人不齿的,却是胡屠户眼中的铁饭碗,旱涝保收,吃穿不愁,说出来也有身份地位。他这买卖,往后只会干得更稳当。 若是周清会做人,当了师爷,便是州县的二老爷,那可更不得了。 两人照着昨日的约定。 周清背上书箧,与胡屠户一起去胡村。 到了村塾后,胡屠户还要去收猪。肉铺上的事,自有徒弟和家里的婆姨去弄。 干了屠户这一行,一年到头都是四处跑,倒也因此认识不少人。 胡村更是个大姓。 一村人抱团很紧,连里正都不轻易招惹。 越是抱团的宗族,越有凝聚力,知晓读书的重要性。 对于村塾的塾师向来尊重。 原先的塾师是个老童生,因为年老思乡,加上绝了对科举的指望,才辞了塾师的位置。 因为胡屠户人面广,村里的长辈才请他再找一个先生。 周清的情况,胡屠户早已说过。 村中的人,虽然不看好周清能干得长久,可是老人们有眼光。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万一小周先生发达了,甭管做了几日村塾的先生,总归有是一段情谊在。 何况,里正老爷说过,过些日子提学要下乡考察本地学风。 周清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如果照胡屠户的说法,这一次道试定能中秀才,届时提学老爷过来看到自己取中的秀才在本村教书,岂不是更为印象深刻? 这年头,只要官样文章做好,免役钱粮徭役也是有说头的。 周清自然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在。 胡村的村塾,也是社学。附近几个村子,只要交够钱粮,也能过来上课。 周清到了村塾之后,才知道这学堂建的还颇有规模。 讲堂左边有斋,专门祭祀至圣先师;右边也有斋,则是给塾师休息的地方。 除开周清外,下午还有个武教习给学生们上课。 听着胡屠户介绍,周清自是更来了一些兴趣。 武教习? 听胡屠户说,那位武教习也是本村人,曾经参过军,后来回乡种地,应了村老的邀请,教村里学生练武为生。 反正等闲两三个大汉,打不过人家。 这时周清他们进入学堂,门扉打开后,学生们早在外面等候已久,见周清上了讲堂,于是鱼贯而入,纷纷向周清行礼。 胡屠户自然离开。 周清于是开启了他在村塾的第一堂课。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教书的方法,古今大同小异。 周清念一句,下面的学生读一句。念了两遍之后,周清让下面的学生放下手中《千字文》书本,开始默诵。 这时候,便可以看出学生们各自的学习进度。 有的人磕磕绊绊,有的人十分流畅…… 辨别之后,周清便能因材施教了。 既然吃了这碗饭,当然不能滥竽充数。 当一天先生,那就做好一天先生。 第5章 武技 周清根据这些学生在千字文的进度,给他们一一布置下学习任务,并说明明天还要继续考较。 如果达不成目标,自然是要挨戒尺的。 不是他喜欢体罚,而是时代如此,他不这样的话,反而标新立异,徒惹闲话。何况一定的惩罚制度,能激起学生们的主动性。 在这个年纪,大部分学生是很难明白读书对他们将来人生的意义。 千字文的文章脉络是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其辞藻华丽,且毫无堆砌之感,引经据典,颇为恰当自然。 周清接下来自然是讲解千字文。 里面的典故和他现代所学其实有所差别,不过周清有原身的记忆,因此一开始便成竹在胸,讲得头头是道。 一堂课讲下来,不说效果有多好,至少称得上一句颇有趣味。 只是仍旧有学生不用心听讲,甚至打瞌睡。 周清一开始只能作一下提醒。 他到底面容太嫩,板起脸也没啥威慑力。 后来他想了个法子,心中想象虎戏的神韵,倒是有了不错的效果。 “难怪有个词叫虎虎生威。” 周清看到学生们的反应,心里大概有了底。 虎是兽类的王者。 当他虎戏的造诣越来越高,他模拟出的虎威,指不定还真有所谓的王霸之气出现。 上午共有两堂课,第二堂课周清让学生们自学。 他则是找来村塾里的草纸。 草纸廉价,甚至远远不如麻纸。仅仅只能用来书写,而且不好保存、缺点很多。 即使如此,村塾里能备下一些草纸,在许多村里都算是罕见的事。 村塾的草纸和笔墨都是公家的事物,周清作为塾师,自然可以取用。他研好墨,开始利用草纸练字。 草纸自然不适合书法,不过虎戏进一步可以衍生出拳法,对双手有锻炼的效果。 周清练字,同时也是在锻炼双手,可以有助于虎戏的练习。 练字还可以静心。 因为教学生,真的是很气人的事。 周清只写“心静”二字。 历来书法家,都喜欢写这二字,从而达到静心养身的目的。 写了一会,周清便沉浸其中,心境平静淡然起来。 上午的教学结束之后,村塾后面还有饭堂。 学生们用餐只有糙米饭,顶多加点蔬菜,油腥少得可怜。而塾师则提供了大米饭,拌上猪油和青菜,浇上一点酱油,还有一片薄薄的腊肉。这份待遇,已经好过江州城绝大部分私塾。 江州城两面是水,一面是山,一面是平原。 胡村虽然是近郊,却背靠西山,山中产物颇丰,村民抱团进山,常有收获,日子过得确实比山脚下的其他村子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