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 第334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进诡异世界建地府、我靠恋爱脑系统成为最强、灾难求生快穿、笨蛋美人抱错反派大佬后、宋翔、欢迎进入修罗场游戏[快穿]、全世界都夸我是好男人[快穿]、[快穿]绝美反派在线训犬、反派黑心莲他掀桌了[快穿]、带着年代博物馆穿七零
“这些策略和战术有些会被执行,甚至有好几条会被推进到可以立刻完成的程度。” “但最终,只有一条、甚至一条都不会被完成。” “因为我们追求的是胜利,而不是顺利!” “失败的顺利,永远也比不上曲折的胜利,懂吗?” 听到陈沉的话,彭旭成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话。 良久之后,他才开口问道: “那我们的c-ram呢?还要交给他们吗?” “当然不。拿给我们。” “……你们恐怕买不起。这套系统的售价至少在1500万美元,当初第七旅手里的那一套是我们从中东库尔德手里收过来的,但卖给他们也卖了1100万。” “现在这套……是正儿八经的军剩物资,来自老美撤离后的巴格达机场,我们给505旅的报价是1900万美元。” “无论是第七旅还是756旅,都不可能花这么多的钱来购买这件装备,因为他们可不像505旅那样财大气粗……” “我没说要买,我说的是拿。” 陈沉呵呵一笑,和善地开口说道: “整个蒲北,你能找到的会使用c-ram系统的势力就那么几个,你们的市场是极度狭小的。” “别说什么1900万美元,如果不能卖给505旅的话,这件装备你们基本就是砸在手里的结果。” “所以,你们需要的是止损,而不是盈利。” “也许安安心心等几年,这件东西也可以卖得出去,但那个价格,就绝对不是今天的价格了。” “所以,我愿意按照折旧金额出价——我们租,不买。” “怎么样,合理吗?” “……合理。” 彭旭成最终点头,而双方重新磋商后的计划,也就此定下。 他会把c-ram交给陈沉,但陈沉必须支付预付款。 而且,是租金全额的预付款,两百万美金。 陈沉毫不犹豫地付了这笔钱,因为他知道,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装备,无论用什么办法先握在自己手里,以后是绝对不会亏的。 装备在进化,战争在进化,蒲北的军阀们也在进化。 要不了多久——尤其是在自己的推动下,蒲北会迅速进入现代化作战的环境之中。 自己就是那条鲶鱼,而鱼群之中的鲶鱼想要活下来,就最好始终保持活力,始终保持“代差”的压制…… 钱到位,货很快运了过来。 在第三天,陈沉收到了那套此前他见过、但后来因为第七旅军营的大火而损毁的c-ram设备。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陈沉立刻把设备送到了景栋前线,让原本就已经熟悉这套装备操作的第七旅士兵接手了操作。 一切似乎进行得非常顺利。 但,这个操作的后遗症,也立刻就显现了出来。 装备运到的第二天,505旅开始封锁陆上货运线路。 大其力-景栋公路被完全封锁,别说军火了,就连日常生活用品,都无法再运往缅北内部。 这是一个重大打击,要知道,大其力防线的货运流量占据了整个蒲北的20%以上,现在一封锁,就只剩下了勐拉、打洛、南伞口岸可以通行。 生活物资应声涨价——虽然在北边某大国强大的供应能力下,这样涨价的趋势很快被遏制,但,另一方面,子弹的价格,却居高不下了。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刚需品的供应量如果下降20%,那么它的价格并不是上升20%,而是上升到有20%的人再也用不起这种刚需品为止! 子弹,就是蒲北的刚需品。 这是对整个掸邦的重大考验,何邦雄和何布帕几乎同时给陈沉打来了电话,询问他有没有办法借助北边的关系补上这个巨大的缺口,可陈沉的回答,却只能让他们失望。 “情况很严重,召嘉良打算要放弃一切阴谋诡计,正式对我们出招了。” 别墅大厅里,石大凯开口对陈沉说道。 听到他的话,陈沉郑重点头,回答道: “这本来才应该是事情正确的发展脉络……封锁物流,掐断供应链,下一步,应该就要进展到制裁了。” “制裁?” 石大凯显然是第一次从陈沉口中听到这个词,所以对它所代表的含义也一无所知。 “……简单来说,就是禁止其他人与我们发生交易。” “比如,他们可以联合缅方发出声明,所有与我们存在关联、存在交易的团体或者个人都将受到追究和惩罚。” “现在整个北掸邦的建材有40%以上需要依赖勐拉口岸的进口,而这些进口工作又是被掌握在少数几个商行手里的。” “缅方完全可以对他们提出警告,如果继续向联军控制范围内提供建材,就对他们进行秋后算账。” “这样一来,一定会有人迫于缅方的威势妥协,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最终的结果会走向哪个方向。” “我们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也越来越……捉襟见肘。” 石大凯的眉头紧紧皱起,略微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问道: “如果通过佤邦、果敢那边呢?” “那就更不用想了。” 陈沉叹了口气,解释道: “首先,现在的佤邦是自顾不暇的,虽然他们能挑动很多事情,但实际上,这个势力的自持能力很差,他们对勐拉口岸的依赖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一旦制裁发生,受影响最大的,反而就是他们。” “因为单靠邦康的一个勐啊口岸,根本无法维持他们庞大的开支。” “至于果敢……那纯粹就是扯犊子,那边的整个经济都是依赖于赌场和非法娱乐业的,实体经济、实体贸易差的要死。” “工业、建筑业不是农业,在短期内没可能迅速调整,只要拖个一两个月,联军的势力范围就会陷入崩溃了。” “……确实。哪怕是断掉天然气,就已经够我们受的了。” 石大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问道: “所以,我们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有,只能主动寻求突破口。” “而我们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要打破战略相持状态,让其他人看到希望。” “要打仗。” 石大凯补充道。 “没错,要打仗,而且是大打特打。” 陈沉坚决回答道。 “很难……我们本来就面临军火流入不足、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还要在短期内、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打出优势……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 “我们还有唯一一条路线可以走。” “勐拉路线?” “没错。” “但勐拉路线无法给我们提供军火,民用产品的话……也没什么用吧?” “光靠防弹衣,我们在局部战场上很容易打出优势,可是面对大规模的敌人……怎么打?” 石大凯的语气中充满了忧虑,但陈沉却是自信满满。 他开口说道: “我们需要的无非就是可以大规模配置的重火力。” “炮是不可能搞得到的,炮弹现在也没办法了。” “但是,还有一个东西,是百分之百可以搞得到的。因为这玩意儿,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出口品类。” “是什么?” 石大凯好奇问道。 “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弹。” “???火箭弹?这玩意儿能出口??” 陈沉神秘一笑,回答道: “怎么不能出口?hs code 3604900000,出口实例一大堆,不能出口?” “如果不能出口的话,你以为北边一年接近60万发的增雨火箭弹产量,最终都去哪了?” 第267章 自不量力? 正如陈沉所预料的那样,505旅联合缅军发起的“制裁”很快便落了地,整个掸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要枪枪没有,要子弹子弹没有,甚至连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也受到了极大限制,掸邦几处土制武器兵工厂根本没办法维持生产,联军几乎陷入了补给断绝的境地。 当然,他们还不至于说弹尽粮绝,毕竟此前的局势还是以“对峙”为主,弹药消耗量并不算大。 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要不了一个月,整个联军就会“窒息而死”! 何邦雄和何布帕已经急疯了,反倒是鲍家这时候冷静了下来。 他们作为最后的底牌,无论是在军队数量还是武器弹药储备量上对其他势力都是碾压性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大不了到最后第七旅、756旅全部退出战斗投降,他们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跟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好了。 但,陈沉是肯定不会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他苦心经营出来的局面,绝不能毁在这种荒诞且无力的“制裁”上。 因此,在情况明确之后,他立刻召集了东风兵团的所有核心成员,开始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作战计划。 ——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作战准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