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书迷正在阅读:请为我尖叫、重生后,806女寝靠囤货在末世、绝对碾压[快穿]、从夜的命名术开始、[清穿+红楼]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白莲花gl(纯百)、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综英美]非正常马甲使用手册、惹上监狱大佬后,我逃不掉了
领头一拨太子詹事等官员,大朝常朝都有他们专门的位置,原则上原来职权不小的。 十一年前废黜明太子,整个东宫属官被全部血腥清洗,包括与之过从稍密的大小官员。 现在东宫三府自然是没有的。 明太子一重封,太.祖遗臣那边随即就上书,请旨重新组建东宫三府。 神熙女帝脸色不虞,把折子压下,只淡淡道:“暂时不需要。” …… 初三开印,今年第一个大朝会。 整个东都六品以上的文官武将,自朝天殿玉阶下一路排列至大广场。 静鞭响,神熙女帝与皇帝驾临,皇太子率文武百官伏拜跪迎。 玉阶之上,正中至高处是神熙女帝的明黄覆黑御案,神熙女帝一身明黄玄黑十二章帝皇冕衮端坐其上;而左下首往下一些的缓级上,又设了一张同样大小的御案,皇帝的穿戴和神熙女帝一样的帝皇大朝服。 当然,他神色沉沉。 这些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在东边空置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的三阶玉台上,新设了一个不大的玉案,明太子穿一身今天凌晨才赶制完成的玉色皇太子冕服。 他很安静,参拜跪迎之后,静静坐回原位,微微垂首,没有和任何人有视线对视。 明太子孱弱而安分。 但太.祖遗臣急不迫待为他争取利益。 今天的第一件朝议大事,当然是去年末的十六鹰扬府改制。 “启禀二圣,臣以为,改制一事仍需仔细斟酌商议!” 说话是的履国公、平章政事司马南。 年前,委任东提辖司提督裴玄素为钦差监军的诏书已颁下了,兵符也一并随诏送过去了。 这个已经没法争了。 但可以添人的,司马南声如洪钟:“太子殿下刚刚回朝,正是为陛下分忧之时!不如让太子殿下一同前去,也好尽早完成改制。” 太.祖遗臣的文臣武将们显然是事先商量过的,圣旨下了,要抢裴玄素的监军总领改制之事不合实际。神熙女帝也不会绝对不会答应的。 他们退了一步,不领头,可以一同前去啊。 整个朝堂当即吵杂起来了,阁臣范亚夫立马出列:“臣附议!老臣以为,具体奉诏南下改制的文臣武将,确实应当仔细商议!” 文仲寅也出列:“臣亦以为是!范阁老处事严谨,夏侍郎擅长刑名闻讯,左军、前军都督府熟悉鹰扬府运作,也应当挑些人去。安陆王和安捩王是宗室王理应为国效力,上次钦差团他们也去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下场了,就回不了头,很多门阀家主和他们的势力的臣将都豁出去了! 他们的人去,皇帝那边的人也必须去。 反正,绝对不能让太初宫一系独立完成十六鹰扬府的改制。 司马南一开口,神熙女帝的脸色就彻底阴沉下来了。 先前那些母子复杂情感,此刻已经彻底被一个帝皇的危机感和愤怒彻底覆盖。 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懑勃然而生。 她居高临下,甚至看见阁臣张守仁沉默一会儿,也开口说了两句。 这位太子少师张守仁,任武英殿内阁阁臣,一直没和文仲寅等门阀出身的首辅争什么,但一直都算支持神熙女帝的阁臣,为神熙女帝分化政事堂相权出了大力的。 神熙女帝看得清清楚楚,她这边譬如宋显祖这样素来以毒舌著称的太初宫忠实拥趸,立即就出口反驳两仪宫那边,唾沫横飞,甚至差点大打出手。 但却不怎么和司马南等中立派和开国功勋骂战,最多觉得后者说得实在过分了,这才皱眉反驳两句。 但却不是破口大骂那种。 太初宫这边普遍都是这样。 他们大约下意识认为,明太子是她的亲生儿子,其实明太子继位他们也觉得是可以的。 所以吵起来,少了很多锋芒,没能和中立派那边形成针锋相对的对峙态势。 但中立派和开国功勋那边略略迟疑,最后竟也帮着两仪宫那边争取起来了。 ——他们这是担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万一两仪宫皇帝那边彻底完蛋之后,神熙女帝又会把明太子幽禁回去。 他们都怕了,不管怎么样,反正不能让神熙女帝把明太子再关回去。 今天的朝会争吵得异常的激烈,一直持续到过了午,强行退朝之后仍在拉扯之间。 一直到了第二天的常朝,最终不得不以神熙女帝稍退一步告终。 十六鹰扬府的改制,太初宫依然占据了大半的席位,占主导位置。 明太子也加入其中了,战斗力惊人的中立派和开国功勋满意了不再吭声。 皇太子就是皇太子,他嫡皇子的身份让他继位理所当然,只要人去了,这就是政治履历和资本。 对于两仪宫,其实他们挺纠结的,毕竟现在皇帝是皇帝,而神熙女帝是太上皇,明太子是太子,名分既定,万一神熙女帝身体不好驾崩的话……那可麻烦可就大了。 他们既想撑着两仪宫,以免神熙女帝把明太子重新幽禁,但又担心日后。 这种暗藏的纠结心态,神熙女帝看得真切,她心中一股巨大的忿懑油然而生,混合明太子带来的胁迫感,让她愤怒到了极点! …… 整个懿阳宫御书房犹如狂风扫落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