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雒阳韩王
书迷正在阅读:我来掌管末日、为了拯救主角我穿成了漫画反派、血狱辛亥、恭喜你,san值已归零[无限]、持空间!御神兽!毒妇暴富爽翻天、我真不想当后爸、如何用错误攻略方式打出he、换体合约、当穿书反派遇上重生男主、兄弟们别弯了我害怕
蒋正真的是怒了。 前日一战,若是睿安听从自己的建议,尽起一万大军去攻破许寒军主营,眼下的许寒早已成丧家之犬,何以有今日的嚣张。 你睿安不听我的建议,导致损兵失地也就罢了,竟然还不知羞耻的把责任往老子头上推,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也! 蒋正越想越气,牙关几乎要咬碎。 “睿安乃大族之人,又是韩王最信任的亲信,我猜想韩王多半会信他,而不信你的。若是你还执意为韩王卖命,你将来的日子,只怕会很难过啊。” 许寒不紧不慢的在旁煽风点火,火上浇油。 本是愤怒的蒋正,情绪很快就阴郁下来。 许寒趁势又道:“韩王用人只用大族名士,真正人才却通通视若无睹,蒋正你才华横溢,武艺超群,却只能做任人驱使的下层武将。那睿安之辈,不通军事,只因出身大族,韩王就把军政大权尽付。你也是有血性的人,你真的能够忍受一直在那些庸人手下忍气吞声下去吗?” 蒋正的脸上青筋在涌动,眼眸中闪烁着愤懑的神色。 许寒看得出,自己的话深深的戳中了蒋正的痛处。 凡有才华者,必有几分傲气,自看不惯庸碌之辈站在自己头上屙屎撒尿,就算一时忍耐,但憋在心里的那股子怨气,迟早也要爆发。 许寒曾经又何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叹息呢。 许寒的话,就如同炸药,炸开了蒋正心里的堤防,让他的怨气如决堤之水喷涌而出。 陡然间,蒋正腾的站了起来,怒发冲冠的脸上,涌动着某种决毅,愤然道:“蒋某岂能受这等羞辱,许将军,蒋正愿投归你麾下,为你效犬马之劳!” 许寒嘴角掠过一丝笑意,心中一阵的欣喜。 “于我而言,实是如虎添翼,来,咱们满饮此杯!”许寒满脸的兴奋。 蒋正再无犹豫,举杯与许寒对饮而尽。 收服了蒋正这员将士,许寒倍感欣慰,夺取雒阳的第一步成了。 许寒为了给他足够的信任,遂放心的赋予了蒋正兵权,令他收拢流窜在外的部曲。 蒋正久驻淮上郡,尤其在虔阳一带颇有些声望,他这么一站出来号召,那些四散流窜的部曲们很快就聚来投奔。 不数日的时间里,蒋正就为许寒聚起了四千余众的城军,使得许寒手中的兵马总数达到了一万余众。 许寒遂命蒋正与周良,共率三余多兵马,攻取虔阳北面的淆阳,拱卫虔阳之北,防止申城的瑄军越着雒阳城生乱,南下收渔人之利。 许寒又留凌子瑞与程平率三千兵马守虔阳,自己刚率四千步骑夺取南部五十里外的朝阳,一面拱卫虔阳之南,一面对淮上郡形成进步之势,以武佐和。 雒阳城。 虔阳失陷的消息,给这座雒阳州城的首府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战争阴影。 享受过太久和平的雒阳人,似乎早已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如今听闻凶悍的弈国军团突然间就打到了家门口,一城的士民,顷刻间就陷入了恐慌之中。 弈国可是灭了两位藩王收复了大片疆域,难道雒阳是弈国下一个战略目标? 从虔阳逃来的军民,惊心动魄的描述着敌人的恐怖,各种传闻在大街小巷乱飞。 有人说弈军的许寒身高八尺腰围八尺,比当年的后梁朱温还要残暴凶猛。 有人说弈军的骑兵比风还快,刀子比虎狼的牙还锋利,见人就杀,跟魔鬼一样可怕。 甚至还有人说攻入淮上的弈军有十多万人,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马上就要渡河杀进雒阳来。 各种添油加醋的传言,使是雒阳城的民众对从未见过的敌人,产生了深深的畏惧。在他们眼中,许寒俨然成了地狱里的阎王,带着无数的恶鬼来到雒阳城吃人。 原本热闹的街市因恐慌而陷入了萧条,商铺们纷纷关门停业,大街上空无一人,甚至许多人家都收拾行李,携老带幼的涌向南门,打算避往广陵郡,躲避近在眼前的战火。 州府中,同样是一片混乱。 蒋正被俘,虔阳沦陷,睿安失踪,各种噩报如雪片似飞来,雒阳上层的文武官吏们,匆匆忙忙的出入于州府内外。 大堂之中,苍老的韩王呆坐在那里,眼神中透露着迷茫。 堂下,文武重僚议论纷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四个字——莫名惊诧。 惊则惊于,睿安和蒋正的一万大军,竟一日间大败,重镇虔阳转瞬即失,淮上郡有沦陷的可能,雒阳城那时就得直面弈军的兵锋。 莫名之处,则是包括韩王在内的众人,都想不通许寒为何要这么做? 孤军穿越瑄国统区,千里迢迢而来,难道是为了吞并雒阳州城吗? “早闻许寒凶悍,没想到还这般诡诈多谋,连睿安都不是他的对手,弈国果然是人才济济啊……” 韩钊福喃喃的慨叹道。 座下仕辞拱手道:“王上,管他许寒有什么能耐,岂能容他侵我州土,请王上下令,末将立刻调大军前往讨平此贼!” 仕家为雒阳城大族,名下产业甚多,虔阳乃富庶之地,仕家在那里自也有不少田舍产业,眼下虔阳为许寒所据,仕家产业受到威胁,仕辞于公于私自是迫不急待的要夺还虔阳。 “王上若起大军攻虔阳,必可将许寒讨平,但如此一来,王上就等于和弈国结怨,而今杉春城之战胜负未分,在这样一个时候,无论是瑄国还是弈国,都不可轻易结怨啊。” 从事中郎赵喆表示了反对。 赵喆虽为名士,但却不是大族出身,在虔阳没仕家那么多的产业,故也不急着夺还虔阳。 仕辞顿时就急了,大声道:“虔阳乃门户,如今虔阳已失,许寒若发兵而下,进取整个淮上郡却当如何?” “许寒兵不满万,焉敢冒犯进攻淮上?再说,淮上周边兵马三万,可谓固若金汤,就算许寒来攻,又有何惧。”赵喆马上又反驳道。 仕辞一时无言,怒瞪了赵喆一眼。 这时,一直沉默的颜年开口道:“虔阳重镇断不可失,赵从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以我之见,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许寒的真正目的,然后再谈用兵之事。” 颜年和起了稀泥,两不相帮。 其余诸人,有人赞成即刻发兵,有人主张等等再说,各执一词,吵成一片。 端坐的韩钊福越听眉头越皱,却只能摇头暗叹,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正当这时,侍从匆匆而入,言是别驾睿安从虔阳派人送了书信前来。 “睿安还活着!”韩钊福惊喜不已,腾的便站了起来,“快,快把书信拿来。” 睿安没死的消息,令在场人惊讶不已,有人欣喜,自也有人失望。 韩钊福接过那封书信,拆开来细细一看,本是惊喜的表情,却渐渐的变得震怖起来。 左右诸人见韩钊福如今恐惧不安的样子,顿时都安静了下来,都在忐忑的猜测着睿安在信里写了些什么,竟会让一向沉稳的韩王,表现出如此惊恐的样子。 “这个许寒不过一武夫,没想到却如此胆大包天,手段竟这般狠辣,这怎么可能呢……” 韩钊福颤声自语着,布满皱纹的眉头,悄然浸出了一层冷汗。 名士好清高,讲究的是谈笑自若的气派,身兼名士与一方诸王的韩钊福,生平头一次出现这种震怖的表情,左右属下无不惊奇。 而他那番对许寒的评价,更是让仕辞等人充满了惊疑,心想着那许寒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竟然能叫韩王如此惊骇。 震惊了许久,韩钊福勉强的镇定下心神,轻叹一声,将睿安的书信示于众人。 仕辞第一个接过书,才看几眼,脸色刷的一变,惊道:“这许寒竟然打算背叛弈国,自立为王,他……他这也太猖狂了吧!” 在场的众人一听,无不变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不论许寒背弃李帝,是为不义,光是以弈国眼下的实力,就算是他们的韩王表面上也表示附从,而许寒却敢以几千兵马就背叛弈国。 胆大包天,简直是胆大包天! 众人有惊奇,也有嗤之以鼻,认为许寒这等狂妄之举,乃是自取灭亡。 “许寒可不仅仅是狂妄,你们再往下看。”韩钊福苦笑道。 仕辞遂将睿安的信大声的念头,众人听着听着,那些嗤之以鼻的人不禁纷纷变色。 原来许寒可没那么傻,跟他们的韩王结盟,让他们雒阳城在后边为许寒提供粮草,为许寒撑腰。 而且,如果韩钊福不答应,许寒就威胁将虔阳拱手献于瑄国,谁都知道虔阳落于邓帝之手,会有怎样严峻的后果。 众人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半晌后,仕辞打破了沉默,大声道:“他许寒想要投瑄国就投好了,杉春城一战我看弈国多半会胜,到时候瑄国一败,咱们趁势发兵而上,不但能夺回虔阳,还能趁机坐收渔利!” 旁边赵喆却道:“弈国据十五万之众,却攻不破一个杉春城,两国之争,我看胜负难料,咱们岂能轻易就把赌注押在弈国的身上。” 大堂之内,议论又起。 有人支持仕辞,有人附合赵喆。 确实,在如今的局势下,谁都不敢妄断杉春城之战谁胜谁负。 沉默许久的韩钊福,突然间大声干咳了几声,众人马上安静了下来,大堂重归平静。 韩钊福环看了一眼众人,叹道:“诸位所说都有道理,不过我以为,无论杉春城之战谁胜谁负,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是的确保雒阳城的安全。” 顿了一顿,韩钊福又道:“这个许寒身为武将善战,如果以他来拱卫雒阳,无论对付瑄国还是弈国,都不失为一柄利器,如今局势既已到这般地步,顺势而为,与他结盟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 韩钊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是决定做出让步,听从睿安的建议。 他这一发话,众人顿时便没人再吭声。 毕竟,利与弊睿安在信里已说得再清楚不过。 似赵喆这等名士,只要雒阳城能够保持和平的现状就行,哪怕只是暂时的和平,于他们而言也无不可。至仕辞等大族官吏,心想着若与许寒结盟,两方便不是仇敌,那自己在虔阳的产业也就能够得到保全,这仗又何必再打。 众人都无异议,韩钊福便命麾下宾幕伊贤乘,前往虔阳与许寒协商结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