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书迷正在阅读:宦门逢春至、春情薄、与假太监对食后我成了皇后、你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综漫] cos森穿越之后、[棋魂同人] 春冰(光重生)、别装/暴烈温柔、快穿:没有女主拿不下的人、无冬之春(西幻NP)、迷香夜影
她苦笑对赵鲤道:“多谢姑娘宽慰。” 说上了话,气氛缓解了些。 赵鲤道:“你将脚放入江水之中。” “可暂时遏制涨势。” 懒妇鱼在陆上如山猪,在水中化大鱼。 要恢复吴老四初见她时那般,须得水中游一遭。 就像重启机器。 阿润闻言,在赵鲤的帮助下艰难移动。 她压在竹筏上,若坐到一边,竹筏恐翘起沉没。 赵鲤扶着她,让她尽力将脚探出,身子躺平。 如此虽一边吃水重,但竹筏也不至倾覆。 阿润脚入江水中,寒凉的江水却让她舒服喟叹一声。 赵鲤取了被子给她盖上。 这才坐在她身边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亮了一下巴掌大的狴犴腰牌,道:“告诉我,若有冤屈我替你讨公道。” 赵鲤的话说得掷地有声,手上的小腰牌也叫阿润生出了些勇气。 她微微侧身,依偎在赵鲤旁将故事道出。 阿润是吴老四后来帮她取的名字。 她本姓于名清,盛京京郊德化乡人。 于家原来是专门的造镜官匠。 官匠每月由户部支米,日给柴米盐菜。 隆庆初年时翻修宫殿,一个工匠在干活时倒下暴毙。 经查证,竟是生生饿死。 这些官匠在轮班输作时得来服役,该拨付给他们的米粮却是没见着。 官匠世代承袭地位低微,饥寒窘迫,时有隐冒逃亡。 从此事开始,由沈之行上奏,请将半数官匠放归民籍,隆庆帝允之。 于家就是那时归民籍,定居德化县。 当时同放归民籍的还有妆奁匠户杨家。 镜匠于家和妆奁匠杨家,作官匠常有合作机会,两家交好,约定于家女阿清和杨家子杨遂在成年后完婚。 放归民籍后,于家依旧制镜为生。 但杨家却不一样,杨家子杨遂五六岁展现出些读书的才华。 科举考试换门庭,是每一个大景百姓的梦想。 杨家倾尽全力要养出一个读书人,盼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遂也算争气,十六岁考中了个秀才。 照理说和于家的婚事,因门第要生出些波折。 但杨家老爷子是个守诺的。 即便病重也盯着杨遂将于清娶过门,方才安心咽气。 于清生得貌美,刚嫁入杨家时也跟杨遂蜜里调油好过一段时日。 但美貌,是会带来灾难的。 在杨遂的亲娘眼中,秀才儿子比太子还金贵宝贝。 就是未来状元公,要娶官家小姐,飞黄腾达给她挣个诰命老夫人当当的。 现在美梦破碎,娶了于清进门,她将一切不顺都怪在于清头上。 成天砸锅摔碗,指桑骂槐。 于清织布补贴家用,奴才一样伺候小姑。 杨遂夜里死命折腾,常摸着于清的后背说妻子一身娇皮艳骨,让他欲罢不能,却抱怨于清干活手粗糙。 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让于清落胎大病一场。 流了个三月大的婴孩,下身淅淅沥沥落红,将养近半年。 就这一病,她失去了价值。 婆母小姑嫌弃她,丈夫也嫌弃她开始流连花丛。 她婆婆常年向人抱怨于清不干活,只会花钱。 小姑子尖酸说着小话,道是嫂子馋懒。 村中人好似失忆一般,忘记了于清从前的努力,只记得她不干活。 没多久,于清成了村中馋懒妇人的代名词。 等到于清好些能下床时,她已经被人们称为杨家懒妇。 去年阳春三月,杨遂娘亲说她想吃艾草饼,叫于清上山采嫩艾。 于清想和家中缓和关系,拖着还虚弱的身体上了山。 她病后更消瘦肤白,村中妇人不待见她,没人愿与她同路。 于清只好远远吊在队伍后边。 勉强挖了小半篮嫩艾,坐在大石上歇息。 汗巾子抹过颈子上的汗水。 却听什么踩断树枝的声音。 扭头一看,一个青年公子立在林边,直勾勾盯着于清。 眼神叫于清浑身发寒,直觉大祸临头。 她提着篮子欲走,却听另一人喊道:“郭兄,你看什么呢?” 说话这人,正是于清的丈夫杨遂。 于清松了口气以为安全,却不知,她将面临什么。 第801章 无悔 那个死盯着于清看的,是杨遂的同窗。 也是巴结对象。 此人姓郭,是光禄少卿的侄儿。 本人并无什么本事,但有个当官的伯父。 扯着伯父的虎皮,干了不少荒唐事 在杨遂这样的人面前高高在上。 那日,一群人正好去登高踏青。 郭浩尿急去林中小解,撒了尿却看见了坐在石头上的于清。 便是布衣也难掩于清丽色。 美人双颊微红,清汗淋淋,让登徒子看进了眼里。 露出色相,向杨遂打听是谁家娘子。 都是王八蛋,谁还不了解谁。 杨遂知道这人看中他妻子,气得脸通红,但不敢发作。 待郭浩再追问时,杨遂心里却起了别的心思。 于清落胎时,医生曾说需好生调理,免影响日后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