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节
书迷正在阅读:今晚天黑再见面、大理寺断案实录、沉沦(nph)、从大夏开始:开国之君陆续降临、重生中奖前,目标,桃李满天下!、开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重生09:合成系男神、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转晴、春帐暖(骨科,亲兄妹)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王总确实要比别人有发言权。 然而让江哲想不到的是小王总竟然不赞同投人,而是坚定的认为应该投项目。 并且他认为华夏电影业存在泡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电影产业的发展速度赶不上市场容量的增速,以及传统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然后就是一系列反思,再如何如何向好莱坞学习。 听到这里,江哲的表情差点没绷住。 原来华艺一直在投项目啊! 那……错的不是华艺,而是市场与行业? 经此一遭,江哲算是将小王总的能力水平彻底看清了。 这么说吧,中国大把的乡镇企业家都比他强。 至少乡镇企业家们胆子大,敢想敢干,不会整天反思。 说句老实话,如果不是遇到了时代的机遇,小王总恐怕顶多也就是个公关经理。 但可惜的是小王总却并不认为自己的时代的幸运儿,反而自认为是时代的骄子。 于是江哲听到最后,表情管理终究还是宣告失败。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江哲没什么好说的,因人成事的情况在哪个行业都有。 只不过在影视行业这种现状更严重罢了。 其实工业化制作模式也好,制片人中心制也罢,都无法改变这个情况。 所以在主持人示意江哲发言时,他当即丝毫没有顾忌小王总的颜面直言道: “想要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处优质电影,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 “大片场制度不行,独立制片人制度也不行,这点放在好莱坞也是一样!” 看着小王总那难看的脸色,江哲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莱坞每年的产量其实也就400~500部电影左右。就算是产量最多的2013年,也不过才600多部,但烂片呢?十有八九!” “反观我们,去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86部不说,国产影片票房303.36亿元,占总票房的68.58%,票房前五几乎大半都是国产影片,这说明什么?” 当然,江哲也没指望小王总回答。 毕竟他要是能回答上来,华艺也不会成为现在这幅鸟样子了。 于是江哲转头看向下面的观众随意道: “所以我的意思很简单,外来的和尚未必能念本地的经。” “我们自己的问题,有时候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总想着去外面找灵丹妙药。” “至于动辄就怪在体制和审核上面,那就更是可笑了。” “好莱坞就没有审核?欧洲就没有审核?笑话!” 听到这里小王总的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好似变脸一般,看得下面观众忍俊不禁。 不过江哲却并没有在意,只见他换了一条腿继续翘着二郎腿说道: “关于投人还是投项目,其实说到底还是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问题。” “在这点上我应该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此言一出,顿时惹的台下一阵哄笑,即便是台上的嘉宾叶柠等人都忍不住掩面而笑。 毕竟在这方面江哲何止是有点发言权,那是太有发言权了。 要知道去年花果山的国内电影票房份额高达38.9%,堪称是华语片的半壁江山。 至于前几年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上长期占据华语电影年度票房冠军的位置,有时候甚至连亚军的位置都承包了。 即便不谈票房,花果山出品的电影口碑也一直在水准之上。 所以在“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方面,江哲想开口还真没人觉得不合适。 然而正当台上台下都等着江哲指点迷津的时候,他刚一开口就让众人面色一变。 “本来我想聊一聊如何扶持新人导演,如何给行业新人机会的话题,但忽然觉得没必要了。” “因为我觉得影视行业已经够赚钱的,只是涌入的热钱资本还不满足罢了。” “他们想赚快钱,想赚更多的利润,这就很无解了,因为这就是一个无底洞!” 见江哲这么一说,现场不少人都脸色微变。 既没有想到有人会提起这个话题,也没有想到江哲这么敢说。 可江哲却依旧毫无畏惧的谈笑自若道: “话说回来,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其实也没那么玄乎,圈内也不缺这方面的人才。” “只是在外来资本的促使下,这些人很多时候都没有用武之地罢了。”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就说电影工业化生产模式吧,我和小马奔腾的李总花了小两年的时间从《流浪地球》和《火星救援》上面总结出了一套经验,本想与业内共享,却没有想到无人问津!” “哈~这就很有意思了,一边喊着提高优质内容生产力,一边又不想学习……” “本土电影工业化其实早就存在,但前提是有人愿意去做啊!” 说到这里,江哲实在忍不住看了一旁的小王总一眼。 于是本来脸上就难看的小王总,这样就更想吐血了。 如果不是因为退场更丢人,他此刻怕是立刻就扛着飞机回京了。 江哲见状也没再继续刺激他,唯恐搞出什么意外伤亡,于是当即话音一转直言道: “如果说花果山影业在制作上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估计就是耐心了。” “电影项目涉及的环节很多,如果每个环节都节省一点步骤,那质量肯定高不了!” 比如说剧本,说不定就会因为缺少时间打磨而变得漏洞百出,全无逻辑。 至于演员如果没有用心备戏,表演时那也就只能糊弄了。 导演就更不用说了,一旦起了敷衍的心思,观众是绝对能看出来的。 最后江哲也懒得再喷那些人了,当即干脆道: “别想着赚快钱,这应该才是投资影视项目第一件需要做到的事情。”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投人还是投项目都没什么区别!” 打完,收工。 江哲可不管那些影视圈里的那些热钱资本怎么想,反而他从不缺投资。 实际上如今内地影视圈已然存在一种资本过剩的情况。 一旦等到热钱褪去,内娱免不了一地鸡毛。 对此,江哲毫不怀疑…… 第459章 乌龙 话说江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发言虽然有点出格,可实际上也没引起多大的反响。 在这种国际会议上面,文化交流终究只是附带的,真正的主角还是经济和政治方面。 不过圈外虽然没有引起多少动静,业内却因此变得暗流涌动。 毕竟江哲在娱乐圈的地位到底摆在那,谁也不敢保证他只是说说而已。 有人猜测他是对互联网资本的渗透不满,准备出手反击; 也有人怀疑他是得到了什么小道消息,甚至完全就是上面的授意,从而准备狙击那些干涉影视圈的互联网公司。 还真别说,当这条谣言传出之后不少人都信以为真。 虽然这消息听起来有点离谱,可从江哲过往的经历来看也不是不可能。 ----------------- “啧~这还真不好说!” 光纤传媒总部,董事长办公室内。 只见负责光线日常运营的副总裁李小萍有些无奈道: “圈内就这样,有时候越是荒唐的消息就越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换做是别人,李小萍或许还能找人探听一二,但江哲就算了。 有“马探长”在江哲的隐私简直就跟上了锁一样,外人别想打听到什么。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业内不少影视公司高管暗地里都吐槽老马是“马厂公”。 意思就是指他就像东厂太监一样,干的都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当然,他们这话其实也没说错。 如果不是因为老马手段高明,江哲也不会至今为止都没有被拍到什么私密照片。 即便江哲在网上绯闻无数,但终究也只是文字而已,从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而见李小萍这么一说,王常田亦是忍不住微微颔首。 “这家伙最会拍上面马屁,这点确实不得不防!” 不过嘴上嘲讽江哲溜须拍马,但王常田眼中的羡慕却是难以遮掩。 他也可以爱国呀,这不是能力有限么! 故此在沉吟片刻之后,王常田还是眉头微皱道: “还是防一手吧,那群搞互联网的也确实有点太嚣张了!” 和王家兄弟不同,王常田一直都对那群跨界的互联网资本抱有警惕之心。 毕竟从以往的案例来看,这群互联网公司一旦跨界几乎都是野蛮人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