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转晴、春帐暖(骨科,亲兄妹)、月亮为证(1v1,校园)、【GB】摊牌了,我不做人了、(综漫同人)某科学的天与暴君、i人练习生发疯到一半被读心了
如果有需要,周瑞甚至可以给配个智能摩托一类的东西,无非就是将重型摩托车改造,加入自组网里面,并不难。 在火力、安全性、机动性上,都会远远超过现在的单兵水平。 拉风程度也远远超出。 当然,人选上也必须是相当强力的士兵,高低也得是尖兵乃至兵王。 周瑞原本是想自己上耍一耍,不过这个想法被枪毙了。 杨如彬打算回去抽调几个学习能力强的各区兵王,试试看能不能搞,第一批试验肯定挑最强的猛人。 “您接下来去哪?直接去蓉城么?” 周瑞摇摇头:“先回沪上休息两天,处理一下公司的事情,还有一个长辈过生日。” 杨如彬点点头:“我先去一趟深城,确认一下那边工厂的扩大产能问题,晚点去蓉城和您汇合。” 这次总装对“智能机械战”信心大涨,之前那一年十几万的产量够谁吃的? 让老美看到,以为我们造不起呢! 那边工厂复瑞科技占了49%的股份,但周瑞从没去过,杨如彬的意思是扩产后比例不变。 周瑞表示没意见,反正利润不产生在工厂,军用无人机的利润都体现在订单上,由复瑞科技赚取,工厂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比亚蒂那边也明白,他们是为了牌子和抱大腿。 “对了,珠城有个航展,您感兴趣么?” “哦?有什么好东西?” “当然是有您的亲儿子~” “那时间合适的话,倒是可以考虑拐个弯。” 一顿送别宴结束,一部分坐大巴回去,一部分跟着运输车回,周瑞则重新开上了自己的车车,独自出发。 本来是想带上王涛的,结果这货喝多了,周瑞就直接甩货了。 行驶在公路上,两侧的农田不少已经冒出了青芽,一些作物已经开始抽薹,格外赏心悦目。 正准备上高速,周瑞余光居然瞥到一台“农神”正在田边工作,心里有些好奇,干脆拐弯停在了路边,戴上口罩下了车。 几个人正在忙活着做准备工作,路边蹲了个穿着脏兮兮大衣的老大爷,脸上皱纹遍布,胡须干枯凌乱。 这个季节穿这身多少有点太厚了,老大爷身上有一股汗馊味儿,望着地里的青苗傻笑。 周瑞走过去随便聊了两句:“大爷你这不热么?” “我%x¥#” 大爷乡音很重,嘴里牙齿枯黄,周瑞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旁边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挡在周瑞和大爷之间:“你干什么的?” 周瑞笑了笑道:“我就是路过,看你们在用‘农神’,好奇的很。” 那人点点头,他们这机器开到哪里,围观的人都不少,也就习惯了。 眼前这人开这么好的车,应该是个大老板。 “这大爷以前得过病,脑子不太灵,你听不懂他说话的,听懂了也没什么意义。” 周瑞好奇道:“这是他家的地么?” “以前不是,今年算是了。” “哦?怎么说?” 那人40来岁,好像就是这附近的居民,所以对情况很熟悉,说道:“贫困户,这地,是村委会委托他种的。” “苏省也有贫困户么?” “这你说的,哪里没有苦命人?” 中年人看向老头的目光,带着一点怜悯。 “他两个小孩先后都走了,还一个老伴床上瘫了快十年了,以前老伴身体好的时候,村子里分配的耕地还能侍弄一下,后来老伴瘫了,地就转让给别人种了,算是有一点点收入。” “这几年不是种地的人少了么,他分配的面积也没人种了,彻底没了经济来源……不过今年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了解了情况后给他专门想了个办法。” 那人指了指背后的农神:“就这个,有了这个,傻子也能种出点粮食,不过现在只有水稻这么方便。” 周瑞看向那个精神状态有些不稳定的老汉,颇为意外。 那人递来一支烟:“抽烟吗?” 周瑞礼貌的接过烟,然后说道:“不抽,您继续说。” 那人一愣,不抽你黑我一根? “耕地不得买卖,但可以转让使用权,不过也得有人愿意种才行,村委会出面承包了他的地,又凑了几亩零散的,但不直接给老头钱,而是把钱用来投入生产,叫了农机社,从耕地开始,全办了。” 周瑞现在不是农业小白了,皱眉道:“成本上,应该包不圆吧。” 耕种权转让,如果是市场价,并不贵,一亩才几百块,但生产投入却不止。 “村长给张罗了一点,总之就是耕种收、药肥管,全由农机设备处理,村里再‘雇’老头做种植户,就捡捡石头,赶赶鸟就行,等收成上来了,统一卖掉,村里把成本填平,剩下的就都给老头了。” 周瑞挑了挑眉毛,不由为这套操作感到佩服。 “具体账面上怎么走的,我也不懂,不过这样老头家好歹有了点收入,不至于越过越惨,要说还是这大学生厉害,无中生有了一样!” “也就是有了‘农神’才能这么搞,不然有心帮忙,也没那个功夫,种地毕竟是个技术活,也累人。”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小路另一头走了过来,似乎和这个中年人很熟悉,笑着说道:“刘师傅这是又说我坏话呢?” 中年人笑了笑:“我给外人夸你呢!说你们高材生厉害!” 年轻人的笑容很稚嫩,周瑞看上去年纪不会比自己大太多,很可能是刚毕业就来了。 “我就是个三流大学的,算什么高材生。” “三流大学也是大学,不像我,高中都没毕业。” 第590章 期翼的稻田 周瑞和大学生村官握了握手,大学生村官有些愣神,不知道周瑞要干什么。 “刚刚听了你给这大爷安排的营生,佩服佩服……” 大学生村官腼腆道:“没啥,全靠乡亲们支持。” 周瑞询问道:“像这样操作下来,一亩地纯收益大概多少?” 大学生村官道:“往年差不多500-600,不过用了农神以后,药、肥都省了不少,人力更是直接没有了,反正农机社的人宣传说,一亩地种粮,纯收益能过800。” 那中年人弹飞一个烟头在田埂上,说道:“现在又变了,这农神里,存着咱们科学家研究的最专业种植方法,每次工作还能检测一下地里缺了啥,产量还能往上走走,一亩地1000块没问题!” 大学生村官算了算,他出面协调,给老大爷凑了点边角料,总亩数15亩,一年种两轮,保底也有三万块,大爷和大娘两人,算是有了活命的钱了。 也亏了农机社的这个中年人,就是本村出来的,不然这点亩数,人家根本不愿意来。 不自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下,这个特级贫困户算是盘活了。 没给国家增加负担,没伸手要钱要扶持,也没有道德绑架其他村民,仅仅依靠自己村内部的运转,就让一户快活不下去的悲惨人家,有了希望。 他心里感觉非常自豪。 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的同学,很多并不理解他,还觉得他是想当官想疯了。 村干部算什么官……他挣得还没送外卖的多。 但做出成绩之后,这种和金钱无关成就感,却是他之前二十年里从没有过的。 周瑞再次由衷的夸奖道:“你真的很厉害,这种方法很有创新意义,也许可以作为案例。” 那中年人坚定道:“看到没有,说了你是高材生!” 大学生村官摸了摸后脑勺:“这才第一年,如果有效,确实可以和别的村说说,我老家那边贫困户更多,不过那边没有农神……” 周瑞笑道:“会有的,国家补贴已经下来了,开明智能也在努力降低成本,以后农神会越来越多。” 大学生村官好奇道:“您很熟悉‘农神’?” “我也是搞技术的,简单研究过一段时间。” 农神的工作很快,这点地没几分钟就结束了,中年人开着农神走了,大学生村官也忙别的事情去了。 周瑞回到车上,转头看去,那穿着破旧的老汉,依旧坐在地头,乐呵呵的望着绿油油的稻田。 脏兮兮的手上,攥着一根烟头,似乎是担心坏了他家的地。 眼里满是期待…… 周瑞凝视了片刻,拿出手机,找到了通讯录里的一个人,那位联合调研组的组长“于洋”。 敲下了几行字。 “于组长,你好。” “近期发现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潘家村的一位大学生村官,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为一位特级贫困户解决了生计问题……” 短信他很少写这么长,这都快成“长信”了。 元老曾经为他写过信……他也为大学生村官写了信。 手机甩在副驾驶上,周瑞掉了个头,路过大爷的时候说道:“大爷!走了啊!” 大爷呵呵的笑了,摆了摆手,继续期冀地望着绿油油的稻田。 …… 中途耽搁了一阵,周瑞到的比预想中晚一些。 半路上,于组长已经回复了他,表示这个案例很有调研意义,会派人去了解一下情况。 尚未实际看过,不会说积极推广一类的话,但至少,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车子驶入沪上,入眼所见再度被繁华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