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转晴、春帐暖(骨科,亲兄妹)、月亮为证(1v1,校园)、【GB】摊牌了,我不做人了、(综漫同人)某科学的天与暴君、i人练习生发疯到一半被读心了
6点55分的时候,周瑞听到后方有人喊道:“直播倒计时4分钟。” 这次全球直播的延时,是整整60秒,虽然非常谨慎,但选择这种方式,依旧是很勇敢了。 将手上的书扣放在桌上,周瑞坐直了身体。 全国的无数观众,乃至全球的航天爱好者,也做好了准备,换好了台。 这年头还不是网络直播的年代,即便有,那也是看了会有警察敲门的东西…… 不用担心,不是fbi,最多就是小区挂个横幅,说谁谁谁被骗了多少钱。 所以全球所有的关注者,都只能聚焦在电视上。 “10、9、8……” 电视节目,开始的平平无奇,至少指挥中心没什么感觉。 但指挥中心的画面,却出现在了千家万户。 京北、沪上、深城、清河县、红旗村…… 导播很有灵性的,专门在周瑞的身上,停留了几秒。 在一众穿着白大褂的人群中,那抹笔挺的黑衬衫,格外显眼。 精致、干练、卓尔不凡。 第764章 好消息,落月成功! 同一时间,大洋彼岸,nasa。 会议室里坐着一群专家,正在收看电视节目。 不得不说,对落月探测进行直播,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将会接受全球人,尤其是全球同行的审视。 nasa作为全球宇航圣地,亿万人心目中的科技霸权代名词,自然也不会错过。 大清早的,齐聚于此,会议室里充满了咖啡的味道。 这里的人有白、有黑、有黄,都是nasa网罗的全球人才,甚至原中国人也不在少数,看中文节目自然没什么问题,自有人能不断翻译。 一个年岁极大的老者,没有去听那些翻译,而是用干枯的手书写着什么,虽然看不懂中文,但作为一名泰斗级别的航天工程师,仅仅靠画面里的非文字内容,就足够分析出许多东西了。 半晌之后,仅仅根据电视节目“演播厅”里的模拟动画,就已经大致明白了“嫦娥三号”的原理…… 一人问道:“汉森,你看出了什么吗?” 老者将徒手画出的简图,推了过去。 老一辈的工程师,都不缺乏徒手画图的能力,上面的简图精致而又利落,甚至标注了一些部件的功能猜测。 “设计思路比较保守的探测器……” 那人皱眉看了片刻道:“你的意思是比较落后?” 老者摇摇头:“不,保守和落后是两码事,太空上一切以稳定完成任务为第一要素……我只能说,是完全自主研发的,没有借鉴任何其他国家的设计。” 那人不甘心道:“他们没有剽窃我们的技术么?我是说哪怕是思路上?” 老者皱起眉头,沉声道:“我要提醒你,沃尔福条款已经执行了几年了,而且即便在那之前,我们与他们也是封锁多过合作,如果你认为但凡有四条腿带推进器的都算剽窃,我无话可说。” “好吧,你知道的,上面希望得到一些更方便判断的说法……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到过月球的国家……” 身旁几个年轻的也轻松的笑了笑:“根本没有可比性好么,我们可是送上去了许多宇航员,而他们只是送去了一个铁架子……再努力五十年吧。” “五十年?五十年后我们已经在火星喝咖啡了。” 老者抿起了嘴唇,一言不发。 没有参与讨论。 突然,有一个女性专家说道: “我建议你们,还是谦虚一点,上次我听到类似的论调,是在航空领域的研讨会上,那帮航空工程师后来被‘水晶獠牙’、‘利维坦’的数据,吓的怀疑人生。” 此言一出,会议室立马安静了下来。 与中国不同,nasa的全称是“国家航空航天局”,是典型的跨领域部门,所以航空业这几年被逼疯了的事情,他们并不陌生。 提起“水晶獠牙”、“利维坦”两个怪物,这些人也是如雷贯耳。 这几年那边和吃了药一样,航空领域接连井喷,根据情报,陕飞疑似还有一款隐身运输机,在这边的暂时代号叫“迷雾半人马”。 天知道“隐身运输机”这几个字,合在一起有多离谱。 曾几何时,那些航空领域的专家,也像他们一样,侃侃而谈,恣意大笑。 刚才出言制止众人的女性专家,指着屏幕说道:“而且,那些不讲道理的怪物背后,也有这位的身影。” 几人望向屏幕。 正是那位在网络上,和他们唇枪舌剑过的“周教主”。 不少人,立刻打起了一万分精神,严阵以待。 …… 同一时间,某东方大国,文明古国…… 一群皮肤深棕的专家,也在会议室中,观看着电视画面。 不过比起太平洋对岸的同行,条件就要艰苦的多了,大电扇呜呜的吹,每个人脸上都油光发亮的。 “我记得不是找了个翻译么?那个中国留学生呢?” “sir~我刚才问了一下,说是食物中毒住院了……来不了了。” 发问的长官一脸鄙夷:“这帮中国人,体质真的太差了,三天两头食物中毒……” 会议室进入了短暂的沉默。 不过怎么办呢?电视不还得看? 于是众人只能继续和听天书一样,看着电视发呆…… 本心上来说,他们是不太瞧得起这些中国同行的,甚至觉得对方失败的概率极大。 科学就是这样的嘛~哪有一上来就能成功的? 不得先失败个三四五六七八次,叫什么科学!? 但任务就是任务,回头都得写报告。 这时,一人指着电视中,指挥中心画面里,明显失真的“嫦娥三号”说道:“sir~我看出来了!他们作假!这个探测器根本就是用cg做出来的!” 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虽然轨迹好像是正确的,但这个探测器,绝对有问题!” 为首那人,用能杀死孟加拉巨蜥的眼神盯着他。 “所以你觉得,中国人能在太空里安装摄像头?” “他们当然没这个技术!” “废话!谁有这个技术!不模拟,难道要有人扛着摄像机,追着探测器拍?” …… 京北时间,7点55分。 指挥中心的气息越发凝重。 距离嫦娥三号抵达最佳制动点,只有5分钟了。 比起长三乙发射的时候,众人还要紧张一些。 因为火箭发射,已经进行过无数次。 而嫦娥落月……这是第一次。 周瑞也提起了几分精神。 几分钟后,他听到了指挥中心里,第一道铿锵有力的指令。 “收起太阳能帆!” 从此之后,指挥中心就凝固了,一种名为严肃的情绪,弥漫开来。 一道控制指令,跨越数十万公里,传达到了孤寂的宇宙中。 这是光速,都需要一秒有余的距离…… 7点57分。 “太阳能帆收起成功……” “输入变轨参数,动力降落倒计时……” 为了尽可能的精确,所有指令参数,都是临到前几分钟,才开始输入的,还要考虑延迟问题,这非常考验指挥中心的运算和控制能力。 此时嫦娥三号,依旧在以6480km/h的速度飞行,而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这个速度要变为0,并且改变姿态,从“横飞”,变为“正落”。 此时,大屏幕上,已经出现了“嫦娥三号”的第一视角,也就是固定在起落架的,向下镜头。 只是因为姿态问题,此时镜头,还是一片漆黑的宇宙。 一连串的指令,继续下达。 “变轨参数输入成功!” “主推进器启动!” “主推进器启动成功!” “水平推进器启动成功,纵轴正在指向月面。” 几乎同时。 画面上,终于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灰色月面。 死寂、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