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四朝玉京春、黑化強制愛短篇集、多云转晴、春帐暖(骨科,亲兄妹)、月亮为证(1v1,校园)、【GB】摊牌了,我不做人了、(综漫同人)某科学的天与暴君、i人练习生发疯到一半被读心了
时间逐渐推移,来到下午,冬季天黑总是早一些,天光消逝的速度,远比参观者的热情要快。 晚上六点,比平日早了许多,复瑞馆就开始闭馆了,许多人不舍的离开。 出来后才发现,位于四大主展区中央,室外空地上的复瑞馆,门口已经开始布置舞台了。 怪不得提前闭馆,原来是为了闭幕仪式做准备 晚上七点,主展馆也进入了尾声,不过根据告知,普通参观者也可以参与闭幕仪式,在警戒线外就可。 室外那片地方虽然大,但终究放不下所有人的座位,基本都是留给了嘉宾。 于是参观者们亦步亦趋,疲惫的朝着中央室外区域而去,也有人直接从二楼往下望,反而视野更好一点。 此时这里已经布置的大不一样,以半球形、如倒扣之碗的“复瑞馆”为中心,朝着场馆正门的方向辐射了120°左右的扇形区域,被摆上了数百个座位。 四面八方都有射灯,将这片区域照的透亮。 复瑞馆的大门、窗户也被封上了,正面搭建了一个讲台,铺上了红毯,摆上了鲜花,显然一会儿会有人在这讲话。 七点三十分,渐渐有人开始入场就坐,有大企业的高管,地方班子的头头脑脑,京北部门的高手,而最前方的还空了一小排。 终于,接近八点的时候,毫无消息放出的大佬,居然亲自登场。 不少人喊了起来。 “我的天?怪不得今天安检这么严格!”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提办单位是最顶级,大佬还专门为此发过言,来一趟也不奇怪.” 人员全部到齐后,也有人试图寻找周教主的身影,不过人太多,分辨不出来。 八点整,闭幕仪式正式开始,包括大佬在内,众人依次上台致辞。 今日之后,每两年一届,在杭城这片土地上,会不断地向社会展现科技的成果、科学的力量、科研的探索。 整个讲话内容还是偏“严肃”和“官方”的,不过大家也都耐着性子。 终于接近九点多的时候,大佬讲完话后,众人本以为即将结束,却被主持人告知,闭幕式还有最后一个活动,也算是整个科博会的彩蛋,和真正的结尾。 中国航天局、太一天工,将联合的发布一件大事。 原本疲惫的众人,再度打了鸡血,朝复瑞馆前方的讲台望去。 结果周教主依旧没有出现,反倒是那个复瑞馆前的讲台,正在被拆除。 这种现场拆台的行为,引起了不少人的呼喊,心想是不是搞错了 周教主还没来,你们就拆台啊? 不过工作人员依旧我行我素,这讲台似乎本身就是易拆卸的,几分钟就只剩一个脚下踩的台面,后面半球形的“复瑞馆”完整的露了出来。 下一刻,四周的灯光暗了八个色度。 然后整个“复瑞馆”,却亮了起来。 从六个不同的角度,先进的墙体投影技术,居然将半球形的复瑞馆,照射成了一个巨大的球形“屏幕”。 上面显示着“中国航天局、太一天工”的logo。 “卧槽!这也行!” “牛逼啊!这效果!” “值了值了!肯定有什么大新闻!” 无数人掏出了手机,记录这震撼的一幕。 短暂的安静后,一个浑厚的声音,在四周响起。 “月球,地球亘古以来的陪伴者,也是人类的陪伴者.” 复瑞馆构成的“球形屏幕”上,画面也开始变化。 有着古老气息,如同原始部落洞窟壁画般的笔触,描绘着原始人类,在捕猎、采集、种植时,仰望月球的画面。 “数千年来,亿万人类仰望星空,月球就是他们看的最清晰,也最好奇的星体..”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着兽皮,举着弓箭的男子,华夏文化里对应的形象不做他想,必然是后羿。 一个女子和后羿相拥,然后毅然决然飞上了天,去往了月亮。 紧接着,画风从“原始人”,过渡到了“古人”,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坐在床边,对脚下的月光发呆。窗外的月亮,如同清冷的寒霜。 “床前明月光!李白!” 立刻有人喊出了声。 很快,画面再转,一个文人,高举酒杯,对月邀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无数人一起,喊出了这刻在骨子里的绝句,如同大合唱。 浑厚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仰望着同一个月球.” “在那里,似乎沉淀了亿万人类的目光,和深夜的沉思。” “而在当下,它有了不同寻常的新意义,那是.去往宇宙的跳板.” 画风再度变化,从“古人”,变化到了“今人”,或者说不再是动画,而是影像。 激昂的音乐响起,画面快速变化。 一份手稿,上面画着地月轨道的计算。 一台设备,方方正正,正是“嫦娥三号”。 一枚枚火箭,朝着天空进发,火焰有如实质,好像能驱散11月的寒夜一般。 最后,定格在了,南天门平台的画面上。 或者说,久未露面,大不一样的全新南天门。 不再是平面结构,而是立体、厚重、体积堪比足球场巨大轨道造物。 通体玄黑,表面有着星星点点的指示灯,复杂的结构中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承担地月中转站的超大型复合型平台,就这么静悄悄的漂浮在轨道上方。 在这个画面中,众人只有一个感觉。 这“星际飞船”的区别是什么? 哦.它飞不出地球轨道 但.还是超屌的好么?! 画面上,南天门下方,一个个运载火箭飞了上来,似乎和刚才那一幕火箭发射接上了。 这些载荷仓,被吸纳进入了“南天门”内,同时,另一些方向,南天门打开了缺口. 然后,一个个载荷仓.被中转一下后,二次发射。 这一幕外行可能看不明白,但下方一些航天领域的专家,已经若有所思起来。 “这是.去月球?为什么要中转?” “我明白了.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而且从地球这么大引力的地方很难达到。” “但去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只有11.2km/s,中间只相差3.3km/秒.轨道上获取加速度,更容易一些.” “如果南天门具备刑天那样的‘电磁弹射’设施,在轨道中将载荷加速最后3.3,比起地球上直接发射,要省太多燃料了!南天门甚至可能只需要电力!我的天,简直是天才般的想法!” 有人质疑道:“可力是相互的,发射这些东西,南天门不会被往下‘推’么?” 那人道:“你傻啊,南天门有大量‘霍尔推力器’,量变引起质变,它自己就能调整回来,只要不消耗燃料,而消耗电力,那么一切都划得来!或者说赚大了!” 果如其言,这些二次发射的载荷,慢慢升高,朝着深空里的月球而去。 而后一个个载荷仓,落在了月球上。 而且是.硬着陆. 不用费心的考虑变轨变推,安装发动机,消耗燃料软着陆。 只要计算好轨道,不超过最大速度,这些看上去慢悠悠的“快递”,终究会自己落在月面上。 这些皮实的智能设备,不怕慢,似乎也不怕摔。 别管我怎么落的,你就问到没到月球吧反正摔不坏就成. 就在众人好奇,这些落地的载荷仓计划干什么的时候。 整个场地突然起来的安静了。 下一刻! 整个“复瑞馆”,被照成了一颗.“月球”。 灰色,一片死寂的大地,布满了坑坑洼洼的陨石坑。 虽然只是“半球形”,但这颗巨大,近在咫尺的月球,却在不断转动。 这壮观的景象,驱使着所有人将其印在脑海里。 突然,有人指着天空,那里本来有着高大的“智能塔”,就在复瑞馆中央上方。 只是灯光的原因,之前并不显眼,被下意识忽略了。 只见无数的金属溪流,从其上涌出。 灯光也巧妙的给到了那里,让这些金属细流,就像九天而下的银河瀑布一般,缓缓零落在月球上。 人群中,韦航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这也太牛掰了.” 张鑫一边叮嘱拍摄的同事手不要抖,自己却莫名的手心冒汗。 二楼,白晓莺双手抱胸,看着这奇景,眼底闪过一丝自豪,也带着一丝遗憾。 嘉宾席上,从千岛湖赶回来的韩子茵,李文倩,童欣三人痴痴的望着,仿佛能从这“银河”中,看到背后某人的身影,自豪感油然而生。 无数金属溪流,在抵达“月球”后,开始重组,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