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88节
但之后的亩产都没能超过这个数,六月份塌了田埂那几亩,损失不少,只收上来四百六七十斤。 这十亩地,一共收上来四千八百九十五斤,平均一亩出四百八十九斤。 和往年比,一亩多出五十斤左右,积少成多,十亩就多了将近五百斤粮食。 刘大福家收四成,共是一千九百五十八斤。 余下二千九百三十七斤,减去十五分之一的粮税,最后到手二千七百四十一斤,就是秦瑶家今年的总收成。 这么多粮食,按照去年的粮价大概能卖出十六两四钱银子。 不过秦瑶现在一个人要吃掉四个人的饭,这两千七百多斤自家吃也才勉强够,并不打算卖出去。 当然,这个勉强够,是指的顿顿大白米饭。 如果是村里其他人家,全年能喝到稀粥不饿死,就已经非常好了。 要是他们有这个亩产,还会卖出大半换成银钱用于日常柴米油盐的花销。 刘功三兄弟牵着家里的马车和牛车,跟刘季来到他家拉粮食。 一路走来,多次表示了对刘季家这个亩产量的羡慕,还说要跟他们买粮种,打算明年也种他家的种。 刘季认真的说:“我才羡慕你们呢,有这么多的良田好地,每年坐着就有这么多收成。” 刘功三兄弟:“......” “哎?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 刘季一脸茫然的看向三人,如果忽略他眼底一闪而过的邪气,那真是再无辜不过了。 秦瑶听见门外有动静,走出来,见刘季把人带来,招呼他们进屋。 “院子不够大,晒不了这么多谷子,只好麻烦你们先拉回去了。”秦瑶客气解释。 刘功三兄弟这才从尴尬的气氛中缓过来,一个跟她把收条弄清楚,剩下两个和刘季一起,把粮食拉回去。 他们带了箩筐来,一辆车拉八只筐,一千九百多斤粮食,两趟就能拉完,速度很快。 少了四成的谷子,前后院余下的空位刚刚好够晒。 秦瑶看了看天,接下来至少还有两个晴天,家里这些粮食能晒完。 明天就是中元节,也是刘季最后一天假期。 秦瑶可得好好利用一下这个壮劳力。 晒谷子的事情交给大郎四个盯着,拿上镰刀,拽着哭爹喊娘的刘季就往村口去 水磨厂那片荒草地上,一眼望去全是草。 听见秦瑶喊自己割,刘季顿觉两眼一黑,“娘子,我好像中暑了!” 随即,身子摇晃起来,一副随时要倒下去的样子。 秦瑶转身一镰刀架到他脖子上,“你割不割?” 刘季猛吸一口凉气,诚恳的眨了两下眼睛,“我割。” 脖子上的镰刀这才撤下去。 秦瑶给他指了一片藤蔓少的区域,便一头扎进荒草地里,“哐哐”一顿挥刀,以她为圆心,周边的草肉眼可见的矮了下去,露出大地的颜色。 一整天,别人家在过中元节,庆祝丰收,用今年最好的稻子祭祀先祖,邀请祖先品尝,喜气洋洋。 而秦瑶家,把三百多平的荒草地清理得干干净净,根本没想起来祭祖的事。 傍晚夫妻两收工回家,看到家家户户院里摆放的案几和香烛,这才猛然想起这茬。 但夫妻两对视一眼,都没能在对方眼里找到半分对先祖鬼神的敬畏之意。 “咱们家有香吗?”秦瑶问。 刘季挠头,“过年的时候好像烧完了。” “那有烛吗?” 刘季嘶了一声,“好像也用完了,之前连夜抄书来着。” 秦瑶想了想,“那要不烧两碗肉拜一拜?” 刘季翻了个白眼,“娘子你忘记咱们家的肉前两天就已经吃完了吗?” 这会儿在去镇上买也来不及了,猪肉铺早收摊咯! 秦瑶正想说,那就别过这个节了。 刘季突然停下了脚步。 秦瑶抬头一看,正是刘家老宅大门口。 刘季指着里头的香案,“反正都是一个祖宗,咱们回家拿一点新收的谷子过来,一起拜了。” 秦瑶一挑眉,有道理! 于是,夫妻两慢吞吞走回家,把镰刀放下,洗干净手脸,拿上剩下的半包点心和家里新收的一碗谷子,锁好门,领着家里四个孩子,整整齐齐来到刘家老宅。 “爹,我们来拜拜老祖宗!” 刘季一手点心一手谷子,人未至声先到,把厨房里掌勺的何氏惊得心脏猛跳两下。 扭头一看,老三一家六口出现在院里,手里还拿着祭祖用的新谷,心头暗道不妙。 果然,老三直接冲她这边说:“大嫂,你多煮点饭阿,我们今晚在这吃,咱们一家子热闹热闹。” 何氏长叹一声,遇到这浑货她还能说啥,拿瓢淘米去! 第127章 搅屎棍 刘季走进堂屋,刚把手里的油纸包放下,金宝金花便跑到跟前,“三叔、三婶婶。” 刘季“嘿?”挑了挑眉,揉揉两人的脑袋,大方打开油纸包,露出里面香喷喷的糕点,“拿去吃吧。” 兄妹两拿了就想走,被刘老汉喝住,“还没跟你叔说谢呢,没点规矩!” 兄妹两又慌张跑回来,一本正经给他叔鞠一躬,“谢谢三叔!” 做完,撇祖父一眼,见他眉眼舒展开,这才拿起一块糕点美美品尝。 今天过节,老宅这边只下半天地,剩下半天趁着过节歇一会儿。 打回来的谷子摊开在竹席子上晒,院子里没处下脚,直接踩着谷子走。 几个小孩玩到一处,那谷粒蹦得到处都是,气得张氏呼喝:“快快出去,去村井玩去!” 几个却不走,倒是不再跑,蹲在门槛边玩石子。 秦瑶拿了带来的一碗新谷,放到院中央神案上,又借老宅这边三支香,点燃让刘季过来拜三拜,插上香,完事。 邱氏看着那新谷,羡慕道:“这谷粒结得可真好啊。” 她肚子大起来,现在已经很显怀了,家里重活都不让她干,偏这会儿子又农忙,人手不够,为了省出一个劳力来,坚持要在家里操持一大家子的饭食。 今天也是过节,大家伙惦记何氏的手艺,这才换了掌勺人。 秦瑶走过去看一看她的肚子,像是扣了半个篮球在腰上,全身上下的肉都往这里长,脸还很瘦。 “二嫂,腊月里应该就生了吧?”秦瑶好奇问。 邱氏点点头,“差不多,估摸着腊月初,冬日农闲,这时间合适,不耽搁地里的活,这小家伙是个懂得挑日子的。” 邱氏摸摸肚子,可能是觉得不太好意思,顿了半晌,秦瑶感觉无话可说要去厨房看看做的什么菜时,她才突然开口。 “弟妹,你和刘木匠要建水磨作坊,得招挺多人吧?” 秦瑶颔首,“打磨盘的、做木工的,十几个吧。” 她猜到邱氏接下来想说什么了。 果然,是想给她推荐两个人,一个她姑姑的儿子,一个是她大姨的儿子,都是十五六的小伙,家里穷,还没成婚呢,想找点活干挣些银子好娶媳妇。 秦瑶往厨房那撇一眼,何氏耳朵已经高高竖起,不出预料的话,何氏那边也等着给她推人呢。 这事秦瑶已经先跟村长、族长下了保证,优先本村人,所以这工人名额是落不到外村人身上了。 就刘家村这还不够分呢,先前跟着刘木匠干的那两人肯定是要继续用的,再算上刘柏三兄弟,这就去了五个名额。 她打算招十八人,余下十三个名额,顺子得留一个,就只剩下十二个。 不过秦瑶也没把话说满,“这会儿农忙要紧,估计舍得丢下地里过来的人也不多,如果有剩,我自然会优先紧着咱们自己家,二嫂你们就放心吧。” 你们? 厨房里的何氏听见这个词,嘴角微微翘起,知道秦瑶没落下自己,放心了。 张氏犀利的眼神几次扫过来,加上秦瑶已经说得明白,邱氏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进厨房帮忙去了。 刘仲跟着起身要过去搭把手,被邱氏红着脸给推出来。 刘仲当真就要返回堂屋休息,刘季嘴快的说:“二哥,人家跟你客气你还真客气啊,没点眼力见的,二嫂挺着大肚子呢,你也好意思!” “轮得着你说?”刘仲嘴笨的反驳了一句。 可对刘季来说,毫无杀伤。 刘季啧啧两声,“还愣着干啥,进去帮忙呀!没见着我二嫂端着汤呢!” 刘仲气哼哼瞪大眼睛,觉得他真烦人,害他站在这,左右不是。 刘季张口还要搅合,秦瑶一计冷眼扫过去,才悻悻闭嘴。 刘仲黝黑的脸热得要爆炸,最后却跟刘季犟住,非不去帮忙了,坐在板凳上,刺刘季: “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没本事,你看哪家男人跟你似的进厨房了?” 刘季切了一声,不以为意,得意看向秦瑶一挑眉, “我这是心疼我家娘子,谁跟你这木头似的,人家汤都端上来了,不知道去接一接,还跟我在这摆什么男人的谱!” 眼看邱氏整张脸都涨红得要滴血,秦瑶喝了一声,“刘季,你不说话会死是吧?” 仗着家里人多,刘季一点没有先前的惊慌,反倒嘟囔:“我这不是看不惯某些男人在这摆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