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在线阅读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304节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304节

    秦瑶看着他欢快离去的背影,狐疑的瞅了瞅自己的脚尖,有点怀疑人生。

    他是什么受虐狂吗?

    一天不挨揍就觉得不圆满?

    算了,不管了,她今天劳心伤神,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因着一早刘季就要出发,李氏起得比往日还早了半个时辰,尽量多做一些好带在路上吃的酥点,以备不时之需。

    阿旺也早早起来,升起烤炉,帮忙一起准备。

    二人一起做了许多酥饼放在炉里烤,等到天光亮起,李氏准备早饭,阿旺则将昨日带着孩子们上山采回来的野莓,捣碎做成点心酱。

    新鲜的果酱不好保存,就不给刘季带上了。

    直接抹在刚刚出炉的酥饼上,一块块装入大郎兄妹四人的食盒中,给他们带到学堂去当零嘴儿。

    当然,也没忘了给小来福单独留一份。

    昨日进山采野莓,他可是主力。大朗兄妹四个边吃边摘,肚子填饱了手里只剩下一把。

    小来福却认真的摘了半筐才开始填肚子,今天做的果酱定要给人留一些。

    就算要赶路,刘季也没忘记早起完成老师定下来的晨读。

    公良缭说了,这年头读书人多的是,想要突出重围,就要懂得为自己造势。

    今日受的苦,来日都是福报。

    刻苦这两个字,将来会成为他身上一个标记,也是他进入上层圈子的人设。

    不过,只是在自己人面前刻苦是没用的,得让外面的人也知道他的刻苦才行。

    广文书馆,只是计划中的一环而已。

    这些东西,县城书院的夫子是不会教的,多少贫民学子发了狠的读书,苦是受了,福报却没来,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要走科举为官这条道,没有一个领路人,真的太难太难。

    刘季认真检查自己要带的书籍行李,还有要送给贺家的礼物。

    昨日还在闹闹腾腾的人,今日认真起来,也颇认真。

    恶妇的话并没有说错,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若还不知道把握机会,损失最大的只会是他自己。

    东西全部清点清楚,找阿旺一起搬到院门口先放着,一会儿等阿古牵马过来装。

    第451章 要她刮目相看

    早膳已经备好。

    孩子们匆匆忙忙吃了就要赶去学堂,也没能好好道别,刘季只来得及嘱咐兄妹四人一句:

    “在家听阿娘的话,不要调皮,夫子安排的功课有不懂的就先抄写在本子上,回头阿爹回来再教你们,别去烦你们阿娘知道吗?”

    要不然屁股开花可别怪他没提前提醒他们。

    孩子们应着知道了,拖着书箱一路狂奔到老宅门口,上了刘仲赶的马车就走了。

    毫不关心他们亲爹的死活一般。

    刘季:心梗!

    “阿爹!”

    四娘的呼喊从村口传来。

    小姑娘站在马车车辕上,以手作喇叭,大声说:“你一定要考上啊!”

    心梗的老父亲瞬间振奋起来,快跑几步追到院坝上,大笑回应:“四娘,等爹回来你就是举人小姐!要啥爹都给你弄回来!”

    秦瑶倚在门框上,听得嘴角抽了一下,这大饼画的。

    四娘欢喜的应:“好!!!”

    整个山谷都是小姑娘笃定的回音,刘季张开双臂站在原地闭目倾听,只觉得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动听的声音。

    “阿古过来了。”秦瑶提醒道。

    沉浸其中的某人这才意犹未尽的睁开眼走过来,冲她笑了笑:“娘子,等我回来,定叫你刮目相看。”

    秦瑶笑着颔首,“好,我等着你让我刮目相看。”

    关键时刻,她从不说打击人的丧气话,这一点也是刘季觉得她最好的一点。

    帮着阿古上完行李,刘季跟着坐上了马车,冲秦瑶挥挥手,便放下了车帘,走得利索。

    秦瑶本还以为他要啰嗦一会儿呢,没想到这么干脆,意外的一挑眉,让阿旺把马牵来,她送公良缭一程。

    一路把车队送到下河村,看着他们上了官道,秦瑶这才离开。

    她不知道,她这刚骑马转身,车里的人就憋不住撩开了后门车帘,在公良缭嫌弃的目光下,期期艾艾望了一路。

    “真没出息。”公良缭啧啧骂道。

    这才离开多久?两个月而已。

    还没出府呢,就这般。

    倘若日后出任外地,相隔两地,岂不是要死要活?

    多少当官的在外就任几年不得见家中妻儿,人家还不是没事人一样过来了?

    实在寂寞,养一个妾室在身边也就熬过去了。

    突然想到这个事,公良缭狐疑的扫了眼偷偷抬袖抹眼角的弟子,问他:

    “你可想纳妾?”

    刘季“啊?”了一声,显然还沉浸在分离的悲伤中无法自拔,一时有些茫然。

    公良缭不耐的又问了一遍,“你不是总觉得妻子凶悍?可想纳一房温柔妾室?”

    刘季眨巴眨巴桃花大眼,“老师,您觉得这是想不想的问题吗?您难道不应该问我敢不敢吗?”

    公良缭:“......”

    车箱内的空气出现了一瞬间的凝结。

    片刻后,师徒两对视一眼,默契的不再提起纳妾这个话题。

    不过一刻钟之后。

    公良缭突然又说了句:“男儿志在四方,切忌儿女情长。”

    刘季哦了一声,像是理解了,但又没完全理解。

    “老师,你说我这次要是还考不中,娘子会不会把我给休了啊?”

    公良缭瞠目结舌!

    随后淡定的轻拍拍弟子天灵盖,“放心,盛国没有女子可以休弃丈夫的律法,你安心科考,旁的不要再想。”

    刘季心中忽然生出一股庆幸。

    幸好,幸好盛国没有女子休夫的律法!

    公良缭见弟子安下心来,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

    那就是——于瑶娘而言,她若要走,盛国律法所谓休夫休妻,对她毫无意义。

    她不是一个会被规矩礼教束缚的人。

    不过大考在即,这般动摇军心的话,公良缭可不会说出来。

    秦瑶回到家中,阿旺已经下地,李氏也提着脏衣裳去河边浆洗去了。

    突如其来的寂寥,让她有些不适。

    不过很快,刘老汉的到来打破了这份莫名寂寥。

    “老三走了?”刘老汉问。

    秦瑶应着:“我刚把他们送到下河村回来。”

    让他堂屋里坐,倒了杯茶过来,又添了一盘今早烤的果酱酥饼,让刘老汉先吃,一会儿顺路拿些回老宅去。

    刘老汉稀罕的拿起一块儿尝了尝,夸了声阿旺和李氏手艺好,便不舍得再多吃。

    只端着茶,问秦瑶打算插秧了没有。

    因着前两年夫妇俩种田不积极,给刘老汉整出阴影来了,不亲自过来问一句,他夜里都睡不着觉,做梦都是老三一家没种粮被饿死的画面。

    直到秦瑶说了句家里粮仓充足,刚收了一百亩田地的租子呢,刘老汉这才突然想起来,老三家如今已不靠村里那十亩地吃粮。

    “看我这记性,都忘了这茬。”刘老汉有点尴尬,忙端起茶杯喝茶。

    秦瑶笑笑,等着刘老汉喝完茶水,商量了一下农忙后家里准备增建翻新的事。

    刘老汉早说了,这事包在他身上,这次也是一样的说辞,

    “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找你几个堂叔伯来帮忙,顶多一个月就能把事情办妥,你照旧管饭就行。”

    就冲着那锅里的肉汤,保管还有许多不请自来的帮手。

    秦瑶觉得不给工钱不太好,人情难还,又给每个帮工加了五文一天的工钱。

    刘老汉见秦瑶坚持,也没再说什么,只叮嘱她:“那你可别顿顿做肉汤了,弄点菜汤就成。”

    老人穷怕了,也节省惯了,秦瑶不跟他犟,点点头说好。

    两人谈妥,秦瑶送刘老汉回去,顺便去了趟村长家。

    被刘老汉这么一提醒,她突然想起宋县令要带人进村参观的事,打算把这件事通知一下村里人。

    可惜家里没铜锣,还得跑村长家里去借。

    这一次,秦瑶从村长家借走铜锣离开时,村长又一次用先前那种复杂的可惜眼神看着她。

    秦瑶实在不是能憋着的脾气,当场疑惑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