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女主的小丫鬟、那个可爱室友背地里居然!、和前男友穿到七零、捡到小夫君、暗火缠颈、眉飛色舞(ABO NP文)、狗尾巴、[历史同人] 玛丽苏和三国和金手指、[综漫] 黑粉潜入立海大网球部后、[综漫] 侦探也会打网球
“当初老子在海上发达后,你们几个王八蛋才有今天的富贵,现在一个个家财万贯,官位傍身。” “好啊,现在有了更好的选择,直接要把老子给卖了,你们去追求更大的荣华富贵,你们对得起老子吗?” 郑芝虎磕磕巴巴的说道, “大哥,我们,我们没有要卖,卖你啊,我们这是,这是给朝廷效力。” 郑芝龙更是怒火中烧, “老二,老子哪点对不起你,当初老子回来的时候,你可是一个白身,啥都没有,你忘了今天的富贵是哪个给你的吗?” 郑芝虎想要争辩一下,但还是闭上了嘴巴。 郑芝龙又点向郑芝豹, “三弟,你也要离老子而去吗?” 郑芝豹顿时一个激灵,赶忙说道, “大哥,弟弟哪里都不去,就老实呆在福建。” 郑芝龙又看向其他几个小弟,几人顿时吓得魂不附体,都说不敢了要老老实实呆在福建。 郑芝龙叹了一口气,这人心散了就不好带队伍了,特别是二弟郑芝虎一脸的不服气,四弟郑鸿逵更是满脸的怨恨。 郑芝龙略一琢磨又说道, “也不是大哥不想让你们出去闯荡,你们想得太简单了。就老四的义父,那李大人能蹦跶多久都不知道。” “我们大明历史上最大的权臣张居正,下场怎么样你们都知道吧,还有那武将戚继光后面的遭遇你们也清楚吧。” “张居正死后,戚继光的待遇急转直下,不断被朝廷迫害。” “大哥可不会害你们,这呆在福建哪里不好,就我们郑家说了算,非要跑到京师去当人家的小弟,义子,听着就没有面子。” “朝堂上的复杂,你们几个粗人哪里懂,被人卖了都还帮着人家数钱。” “听大哥一句劝,这朝堂的水可深了,大哥怕你们把握不住。” 果然郑芝龙此话一出,几个兄弟顿时动摇了起来,刚才那只是嘴上服气,现在这心里也开始服气了起来。 最后郑芝龙又向郑鸿逵说道, “鸿逵,你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大哥为你感到高兴,但是你这人就是容易得意忘形。到时候你回京的时候大哥多给你准备一点盘缠,你在京师好用。” 郑芝龙轻轻松松便把几人给打发走了,也不敢再提去京师的事。 一出郑芝龙的大门,老三郑芝豹直接就走了,几个小弟也跑得不见踪影了。 就留下郑鸿逵和郑芝虎面面相觑,郑鸿逵说道, “二哥,到我家里坐坐,我们两兄弟在合计合计。” 郑芝虎点点头,随郑鸿逵而去。 郑鸿逵现在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样,刚才那是雄心壮志,几个兄弟可是都答应了要和自己去京师。 现在全部跑得没有影了,就剩下二哥还在纠结中,自己怎么和义父交代啊。 想着义父的心狠手辣,自己要是拉不回去战船,估计马上就得把自己的爵位给撸掉,然后下狱问罪,想想都不寒而栗。 但是自己现在已经功成名就,更是见过新天地,要是就这样留在福建这个乡下地方,这哪里能忍得了。 大丈夫岂可郁郁久居人下,要是在福建这个破地方,还不如死了算了。 郑芝虎说道, “老四,我感觉大哥说得话有理,就在福建当土霸王哪里不好。” 郑鸿逵顿时大急,这要是二哥都要跑了,自己准完蛋。 “二哥此言差矣,虽然在福建看起来生活富足,但是和京师比起来,相差甚远。京师好吃的好玩的可不少,这福建有什么好东西?” “再说看起来我们郑家在福建称王称霸的,但是这天下始终还是大明的。现在朝堂无瑕南顾,但是等朝廷腾出手来肯定要对我郑家动手。” “到时候是福是祸谁说得清呢。还不如我们早早就投靠朝廷,到京师去享受富贵。” “二哥你去了,小弟一定在义父面前举荐你,二品的水师总兵官肯定是跑不掉的。” “这既大权在握,又能生活安逸,关键还有机会立有战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这可比留在福建好多了。” 郑芝虎顿时眼睛一亮, “四弟,这可是你说的,水师总兵官的位置。” 郑鸿逵当即赌咒发誓保证没有问题,你就安心跟着我走,保你升官发财。 把郑芝虎拉上了自己的战车,郑鸿逵松了一口气,但是很明显就二哥那点船肯定不够啊。 还有大侄子也好像遇到了困难,这究竟该怎么才能圆满的完成任务啊。 第312章 怂恿士绅造反 京师的户部,李适正和几个心腹在商议事情。 这朝廷的土地征税三策通告天下后,原本以为会闹得沸沸扬扬,但是现实却很安静,安静的吓人。 就现在朝廷控制的三省地盘,就出现了表面诡异的安静,不过私下暗流涌动。 税警总团的指挥使马鸣禄,李适的同年说道, “据下面的人来报,士绅好像刻意隐瞒了消息,不过士绅们却是在大肆串联,对朝廷的政策十分不满。” 户部左侍郎宋应升说道, “这很正常,土地征税三策对士绅的伤害不可谓不大,可谓是动摇了士绅的根基,士绅们肯定会激烈反抗。” “至于为什么要隐瞒消息,估计就是不想让下面的农户知道。我们的土地征税三策对农户是大有裨益,农户肯定会积极支持。” “现在不排除就在眼皮子底下士绅就敢造反的可能,一旦乱起来我大明危矣。” “下官建议,是不是出点政策安抚一下士绅,然后派出大量的人下地方,将我们的政策通告给地方农户,让他们知道真相,拥戴朝廷。” “如此士绅的闹事造反的根基就会得到瓦解。” 其余几人都是点点头,这宋应升的办法也算老成持重。 不过李适却是摇摇头, “不妥不妥,这士绅在地方权力巨大,又掌握了话语权。以往这些税收也是士绅代征,你们说这些农户是相信士绅还是相信朝廷。” 几人顿时愁眉苦脸起来,李大人这一次玩的太大了,整个大明都感觉摇摇欲坠。特别是想到基本断绝的南方,那就真的不寒而栗。 几人只好把目光投向李大人,这天下估计只有李大人能有办法,而且办法肯定很新奇。 只见李适淡淡一笑, “你们说这些士绅为什么会这么安静,没有第一时间跳出来闹事。” 户部右侍郎熊汝霖当即说道, “这士绅肯定怕朝廷的大军,现在估计是在串联,积蓄力量,然后看有没有其他人率先跳出来闹事。” 李适再次淡淡一笑, “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既然士绅最终还是要反对朝廷的政策,我们是不时派人怂恿一下他们,让他们仓促举事。” “这样我们剿灭他们的难度是不是就要简单一点,还不耽误今年的春耕。” 几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果然还得是我们的李大人,如此骚操作都能想出来,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但是我们是朝廷啊,代表着天下万民,代表着天下大义,为什么尽干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 本来士绅还不想反,还在观望,你居然还要怂恿人家造反,还轻飘飘地说早点解决不要耽误春耕。 户部郎中高尔俨当即站出来, “李大人此事交给下官,保证给你办得漂漂亮亮。” 李适顿时眉眼一笑,这个同年果然是个大才,真后悔没有提前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高尔俨表示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清楚啊,但是干这些事就感觉亢奋就感觉得心应手。 山东济南府的济阳县,此地位于平原,又有多条河流通过,是十足的富裕之乡,此地的大地主可不少。 最近朝廷的土地征税三条是真的伤了士绅们的心,我们对大明忠心耿耿,朝廷居然对我下手,而且下手老狠了。 阶梯型征税,只有一百顷的正常征税,意思便是一人只能保留一百顷的土地,要是手里的土地多了,那赋税压得你交不起。 免税被平白无故的剥夺了就算了这阶梯型征税才是真的要了老命,我们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祖产,就要被朝廷无情的剥夺,这如何能忍。 还有那个摊丁入亩也老猛了,要是下面的泥腿子知道了这个政策,还不得投入朝廷的怀抱。 这士绅串联了好几天,也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反正就是绝对不能让朝廷的土地征税三条实施下来。 但是嘛又没有具体的对策,想要造反又没有胆子,这都等着别人造反。 今天在朝堂上公开反对土地征税三条,被罢官的张士楚回到济阳县,得到了士绅的热烈欢迎。 张士楚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现今才二十余岁。 今晚在城外一个员外家设宴款待张士楚,士绅们多有参加。 只见张士楚哽咽的说道, “感谢诸位乡邻的热情款待,士楚不胜惶恐。” 当即便有一个士绅说道, “张大人勇敢站出来为我们士绅说话,勇气可嘉,我等佩服之至。” 张士楚说道, “士楚惭愧,未能帮乡邻们争取到有利的条件。还有士楚已经被罢官,这声张大人万万不能在叫。” 当即又有人说道, “朝廷昏聩至极,像张大人这种好官也被罢黜,这大明没有救了。” 乡绅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居然有人如此大胆,直接对准大明开喷,以往我们的串联也只能私下发点牢骚,现在是真的被逼急了吗? 一看原来是县上著名的乡绅王大治,家里有数千顷的土地,此人还是一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