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不然她每日里光看着顾明月干着急了。 具体怎么扳倒成王,宁怀诚并没有告诉姜云瑶,外头朝堂上的事情牵扯过多,只靠书信解释不清楚,若是见面,耽搁的时间又太多,他们俩都怕出什么意外。 两个人的合作走到这一步,凭的都是对彼此之间的信任。 姜云瑶只在安氏那里听到了一丁点儿的风声,说是有个御史参奏的成王在阆中豢养私兵。 这事儿可大可小,成王也大可以找个借口说是给自己训练的府上的死兵,但好不容易逮到了他的弱点和错处,其他的皇子又怎么会放过他? 太子早就知道了成王私下挖矿的事情,却迟迟没有捅出来,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今他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事儿被别人捅出来了,他当然也是要落井下石的。 朝堂上的争论姜云瑶并不清楚。 她只知道不过短短一日的功夫,成王就下了大狱,皇帝派了人去调查这件事情。 事情暴露得也要比她想象中要更加快一些,或许本就有宁怀诚在背后运作的缘故,几乎是把证据都递到了人手上,再加上几个皇子添油加醋,成王的罪名几乎钉死在了上头。 除了募集私兵、偷挖矿产以外,成王还多了不少的罪名,人一倒台,谁都想上去踩上两脚,强抢民女、无视宫禁这样的小事也会被拉出来。 听说皇帝生了好大的气。 可事情这样顺利,姜云瑶却一直吊着一口气。 顾明月跟在她身边这么久,也看懂了不少东西:“太后娘娘一直没出手,是觉得没法儿出手不想动作,还是在等机会?” 姜云瑶摇头说不知道。 她对太后并不了解。 她不了解,宁怀诚却是了解的,朝堂上参奏成王的一茬又一茬,每日里吵得像是菜市场一样,有些是已经有了证据的,有些却未必是真的,指不定就有人浑水摸鱼,而皇帝除了将成王关起来以外却一直没有下命令给他定罪。 宁怀诚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只能找了借口进宫。 说是要陪皇帝下棋。 论理他是在守孝的,不该这个时候进宫,可他的借口找的很不错,只说自己在府中无法排解忧郁,恰逢成王又出了事情,皇帝震怒,他从小养在宫里,也该替皇帝排忧解难。 换句话说,他想和皇帝抱团取暖。 送信的太监都汗流浃背了,这英国公府的小公子单子也忒大了。 真是一点也不讲究尊卑。 偏偏皇帝还是吃这套的。 宁怀诚进门的时候皇帝正靠在引枕上闭目养神,面前的桌上摆了许多的奏折,地上也扔了许多,随便扫上一眼都是关于成王的事情。 他行了礼,找了个椅子坐下。 皇帝也睁开了眼,两人聊了几句闲话,然后慢慢插入了正题。 他问宁怀诚最近睡眠如何。 宁怀诚只能苦笑:“臣夜里总是惊醒,每日里睡不超过两个时辰。” 皇帝便叹气,说自己近日也是寝食难安。 宁怀诚试探:“是为了成王的事情?” 皇帝只抻着脸不说话。 “陛下心里还是有成王殿下的,即便他做了错事,但在您心里,他仍旧是您的儿子。”宁怀诚装作体贴的模样,嘴上关心着皇帝,实则话里的意思已经给成王定了罪。 他自嘲一般:“臣的父亲从前也是这样的,臣小时候的性子您也知道,相当跳脱,爱到处溜达和玩儿,总是忘记回家。” 大约不管是谁,小时候都会有些叛逆的,他的身体越不好,就越喜欢往外头跑,英国公回回都会心疼他身体不好,不许他跑得太远。 后来宁怀诚不信邪,一直从英国公府所在的东城跑到了西城,还碰上了别人家的纨绔子弟,两边因为一件小事起了不小的冲突,那会儿他还没坐上轮椅,指挥着身边的小厮和别人打架,自己在旁边叫好。 打赢了,却也被英国公给抓回去了,英国公提着他的耳朵骂他,一边骂,一边心疼他,因为打到后来他憋不住自己也下了场,结果脸上挨了揍,好大一个熊猫眼。 英国公一边凶,一边滚着鸡蛋给他消肿。 如今这样的小事想起来,都成了他心里的一点儿不舍。 越是不舍,也就愈发地痛恨成王。 这会儿他却不能表现出来自己的恨,因为坐在上头的,也是一位父亲。 他将皇帝捧得高高的:“陛下有慈父之心,便是成王做错了事儿,也不愿意为着此事责怪成王。” 皇帝被他说中了心事。 底下的儿子们争得厉害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都睁只眼闭只眼,他当政的时候中庸,面对儿子们的争斗,也是中庸,心里惦记着亲情,却又舍不得儿子们。 宁怀诚跟他相处久了,对他的这点儿小心思摸得一清二楚。 就像英国公出事的时候一样,他惦记着英国公的战绩,又被朝堂上的御史们逼得下不来台。 最后选择了妥协。 宁怀诚当时痛恨他的妥协,此刻却要去利用他的妥协。 他一副为了皇帝着想的样子:“要我说,成王殿下实在有些不懂事,明明陛下对他那样好,他却仍旧不懂事,只一心惦记着自己的利益,不顾您的一片真心。” 皇帝也叹气啊。 他的儿子们争得和乌眼鸡一样,他不能理解,他自己的皇位是“捡漏”来的,当然不会理解这些儿子为了这么个皇位闹得这么难看的原因,他只知道,他们争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他这个父亲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