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个眨眼的瞬间,他蓄力猛的朝玄禧扑来,面目狰狞:“你是,我夫郎,嗬啊,我夫郎……” “啊!不,不是!” 木枝被他吓着了,慌忙扭头埋进玄禧脖颈处。 螃蟹灯笼掉落。 玄禧面无表情一手接住花灯柄,轻轻晃着怀里的小哥儿软声安慰:“不怕,哥哥在这儿呢,哥哥在这儿呢,小乖不怕啊……” 说着,他抬脚,狠狠给了扑上来的张明财下颚一脚。 “噗!”的闷响。 张明财倒飞了出去。 城门附近一片死寂。 木枝抖着身子缓了一会儿,白着小脸,在玄禧的安抚下,抬起眼,紧张的扭头看向不知死活的张明财。 攥紧拳头,木枝颤抖着声音,坚定与张明财道:“我,我是有郎君的哥儿,我郎君是玄禧,你,我郎君不让我跟狗计较,你快滚开!” “嗯?” 玄禧一直知道自家小哥儿不是个怕事儿的性子,但是没想到他会这么说,眼底掠过讶异和笑意。 周围围观的人群喧闹起来,议论纷纷。 没人指责玄禧,只对张明财几个乞丐指指点点。 张家几个乞丐怯懦的缩起脖子,在人群中心颤颤巍巍。 玄禧不知道张明财当初被他拧断了脖子,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 这次张明财是真的要死了。 不出两日。 没人能救他。 玄禧冷冷扫了那几个乞丐一眼,一手抱着木枝,一手提着螃蟹灯笼,走出人群,往请运城繁华热闹的中心而去。 因着张明财这一插曲,木枝没有想再游玩下去的心情,蔫蔫儿的。 玄禧哄了他一晚上。 * 第二日一大早,玄禧出去给小哥儿买当地特色的汤包当早点。 路过,坊市间有不少城里的百姓在传:“你们听说了吗,昨晚那几个摸到城门的乞丐,今早上死了个残疾的,剩下的全被城护卫队抓去大牢了。” 请运城的城主是个眼底看不得脏东西的,凡是来到请运城的乞丐,通通进了大牢,择日送去边境当肉墙,打仗送死去。 街边吃早饭的百姓们把这些事儿当饭后谈资。 玄禧神色淡淡路过,带上木枝喜欢吃的汤包回了客栈。 木枝昨晚一夜睡不安稳,凌晨时分好不容易睡着,睡到现在还没醒。 玄禧开门声也没吵醒他。 把汤包放上桌子,玄禧推开双开的客房窗户,天空中盘旋的几只喜鹊儿立即叽叽喳喳俯冲落下,试探着,活泼的跳到了玄禧的手边,欣喜扇动翅膀蹦跳起来。 玄禧垂眸看了一眼,喜鹊儿叽叽喳喳好一顿叫唤。 鸟儿描述中,张明财早上被守城的护卫狠狠扇了个大耳刮子,就咽了气。 死时,瞪大猩红的眼珠子,死不瞑目。 守城的士兵嫌他晦气,把他的尸体丢到了乱葬岗。 瘦骨嶙峋的发硬的尸体,很快被野狗撕扯分食。 惊恐的张家人全被打了个半死,下大狱,半死不活,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 玄禧兴致缺缺,随手一扬,叽叽喳喳的几只喜鹊儿扑翎翎分散而去。 “唔,哥哥……” 身后,木枝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带着小小的鼻音,委屈道:“我们回家去吧……我不想待在这里了……” 他不想再看见张明财那一家子。 他如今已是玄禧的夫郎了。 木枝湿漉漉的抬眼看向玄禧。 窗户旁,玄禧逆着光,宠溺的垂眸看着他,低沉含笑道:“好。” 回家,往后迎接他们俩的都是好日子。 第67章 回到李家村,已经是盛夏近秋。 天空早已经大晴。 随着玄禧和木枝到家,大邦王朝的捷报也传遍了各地。 战乱停歇,灾荒已过。 北方虽然萧条,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但是一切都在朝好的发展,人们不再逃荒。 大邦王朝开始休养生息。 李家村里一片祥和。 小半年不见,黄大仿佛变了个人,身量拔高壮实不少,凶悍痞气的同时,有了丝丝书卷气。 黄花黄草也很乖巧,扎着俩小辫儿,斜挎一个小布包,每日乖乖上下学。 家里养了许多只鸡,有两只母鸡近几日开始下蛋了。 下学早的时候,黄大就会带黄花黄草去屋前边儿不远的大河里捞鱼捕虾。 小鱼小虾自己吃,鱼虾残渣内脏给鸡吃,大个儿鱼则请张大浛一起送去镇上售卖。 偶尔,黄大也会随张大浛几个汉子一道进山去打猎,去采摘野菜。 家里不缺银钱,但他却真真一点儿一点儿的把花了的束脩费用给挣回来,还回装银钱的木箱里。 隔壁,李清璀生了个小哥儿。 还在襁褓里的小哥儿崽子,白白嫩嫩软软乎乎的,眉眼和李清璀特别像,长大了又是个美人。 他们生活得很安逸,李清璀看着胖了不少,珠圆玉润,身上满满母性的温柔。 木枝回到家之后,就总欢喜往李清璀家拍,逗襁褓里的小崽子玩儿。 * 李家村富庶,领里领居有摩擦,尤其隔壁有家不识好歹的。 但是张大浛这么多汉子往家门口一站,没人敢没事儿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