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万绿丛中一朵花
书迷正在阅读:金喻良缘、神级制药师、日记流:青春心上语、恐同竹马他突然弯掉了、网恋对象是我男神,肿么破、渡鸦不飞、邪王追妻:废柴小姐太逆天、病美人只想守寡、邪王追妻:废柴小姐要逆袭、[梅花烙]妾不如妻
		
		    “如今怎么着,果真成了干大事的人吧,这全大庆的姑娘家都没我家乖孙女厉害。”    正在默默吃烧饼的白夏:“......。”    胡氏和云氏也知道自家公婆的性子,跟着一起夸准没错。    白夏暗暗翻了个白眼,你们说的那个姑娘,我自己都不认识!!    太夸张了好吗?夸张到变了个人一样。    奈何方婆子还听得很高兴,“对,就是这样,我家小夏啊,就是这么厉害。”    白夏:“......。”    傍晚开始祭祀,祠堂门打开,各家开始烧纸的烧纸,摆祭祀品的摆祭祀品,点火鞭的点火鞭。    祠堂里热闹得很,站满了人,万绿丛中站了白夏这一朵花。    白锦齐偷偷蹭过来,“自从你来了这祠堂以后,我咋这么别扭?”    白夏白他一眼,“别扭死你。”    其实不只白锦齐别扭,除了白夏一家人,其余的都很别扭,频频往白夏身上扫过。    白夏才不管他们,跟在白老头后面听他跟先祖们讲话,并跟着祭拜。    白家带给祖宗的吃食都是好物,尤其是蛋糕,又香又甜,嫩黄色的又好看又好吃。    好多小孩子忍不住看着蛋糕流口水。    这时,他家大人就开口,“你们可不能馋给祖宗的吃食,那是大不敬。”    他也想吃啊,不过他怕死后会被祖宗打。    祭祀完祖宗后,一群人又呼啦啦去到河边。    老白家的女人们早就等在河边,边上放了一个箩筐,筐里装着纸糊的宫殿。    白夏拿着署名自己的水灯,小心翼翼地点燃,轻轻地放在河里顺水流飘远。    水灯顺着水流,一马当先,越飘越远。    方婆子一拍大腿,“我就说咱家小夏是个有福的,看看这水灯一会儿功夫就飘得老远。”    夏氏连连点头。    陈素容和白家人站在一起,边上也放着一个竹筐。    一连放了十几盏水灯,闭着眼睛,默默祷告着什么。    白夏看着那十几盏水灯,一时间有些沉默。    河面上飘荡着许许多多的水灯,烛光点点,照亮先祖回家的路。    水灯放完,陆陆续续回家。    方婆子也组织着家人回家,“快点回家,还得给祖宗们烧金元宝呢。”    又对陈素容道:“素容啊,你们烧完纸就快点回家,太晚回家不好。”    中元节夜里出去容易遇到鬼,索性现在是夏天,夜幕降临的稍晚些。    陈素容低低道:“好。”    白夏扯扯司马宸的袖子,“你多看顾着些。”    她要回家给祖宗烧纸,不能陪着。    “放心。”    李家的根不在这里,他们又回不到家乡为先人祭祀,只能站在路口为自家先人烧些元宝纸钱的。    一路上有些沉默。    许久,听见方婆子轻叹,“真是可怜啊......”    火光跳跃,陈素容蹲在火堆一旁,手里拿着一支竹竿将底下堆放的元宝稍稍挑开,让火势更旺些。    陈素容一半的脸颊隐在黑暗处,此刻的神情令人看不真切。    司马宸默默陪在一旁,两个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火光渐渐隐去,灼热感散去,一阵风吹来,余留下的灰烬漫天飞舞。    “师母,他们......会过得好的。”    “嗯,回吧。”    ·    鹿鸣书院    李秋山站在窗前,望着天上的圆月。    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今晚的月亮很亮,李秋山的影子拉得又瘦又长,还有一分悲寂。    白锦泽和李瑾之进屋里来,随手拿了放在一旁的长袍,轻轻地给李秋山披上。    李瑾之轻轻拉着李秋山的手,“爷爷,还有我呢。”    李秋山偏头看着到他腰上的孙子,握紧他的手,“嗯,爷爷还有瑾之呢。”    “锦泽,在鹿鸣书院这些时日,感觉如何?”    “鹿鸣书院的学子学富五车,学生远不如他们。”    白锦泽很是惭愧,童生试他考的很顺利,家人朋友都说他天赋异禀,是读书的料。    出来游学后,才发现,才学好的人一大把。    连瑾之这么小的学子也有两个班。    鹿鸣书院的学子大多为大家子弟,只有少之又少的是普通人家里的。    “他们的见识是我现在所不能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识的学生多了,就能学到许多自己不会的知识,还可以加强自己的人脉。    想到这里,他真得好好感谢下妹妹。    西瓜送来的真是太及时了,成为了他打入鹿鸣书院学子团体的敲门砖。    “我答应了书院院长在这里授课两个月。”    那就是要在这里待至少两个月了。    白锦泽轻声道:“明日我给家里去封信报平安。”    五日后,白锦泽的信和一大包江南特产到达老白家。    白夏将信念了一遍,“李爷爷带着哥哥去鹿鸣书院游学了,李爷爷还要在那里授课两个月。”    “鹿鸣书院?就是那个大庆第一大书院的鹿鸣书院?”    白夏点头,“就是那个书院。”    这鹿鸣书院是前朝就建立的,建院几十年,每年考出来的秀才举人占科考中的一半。    朝中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出自那个书院。    可以说,鹿鸣书院的院长先生们学子满天下。    “秋山,还认识鹿鸣书院的院长啊。”    陈素容笑着点头,“他们是同窗。”    白老头砸吧了一口茶,心道:捡到宝了,三两银子骗来了一个好先生啊!    瞟了一眼孙女,还是自家孙女有眼光啊,这不,给弄了个这么厉害优秀的老师。    白夏翻着白锦泽寄回来的特产,其中她最喜欢的还是那包茶树菇。    “花儿,拿下去泡开,再让人去买一只老鸭回来,晚上我们煲茶树菇老鸭汤喝。”    “这是什么菇?”    “阿奶,这是茶树菇,煲汤可好喝了,还养人,一会儿我给你们煲汤喝。”    茶树菇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还有各种矿物质,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利尿、健脾之功效。    总之,是个好物件。    茶树菇泡开,老鸭杀洗干净切成块,焯水去处血沫后放入砂锅中,加入水和泡开清洗干净的茶树菇,拍一小块生姜,放在泥炉上慢慢地煨着。    不多时,香味儿慢慢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