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宋砚抿唇笑了笑,“的确没什么可买的,不过这是我在船上的时候,从那南方商船上和他们置换来的。” 说话间,江清月已经伸手打开了包袱。 从里面抖落出一件簇新的斗篷来。 斗篷用的是大红底子的缎面云锦缝制而成的,帽兜和袖口都用白狐毛缝的一圈。 光是看着就无比的暖和。 宋砚见她一直傻看着,便笑着接过斗篷替她穿上,并心细地戴好帽子系好带子。 “如何?暖不暖和?” 江清月笑着点了点头,爱不释手地摸了摸袖子上的白毛,“暖和,像是盖了一床被子!” 虽然家里也攒了不少的虎皮和狼皮,但是毕竟那些东西风格太过粗犷,她们的手艺缝制出来的也比不上这南方做的精品好看。 所以她平时并不穿。 估计宋砚也是看出来了,这才特地买了这顶斗篷。 “只是——这估计很贵吧?” 宋砚抿唇笑了笑,“没花银子,我走的时候不是装了些之前采的灵芝吗?用那些和他们换的。” 江清月一听,这才安心下来。 灵芝是山里采的,四舍五入等于没花钱,还好还好。 宋砚见她这般,只得无奈地笑了笑,随即又继续从包袱里拿了几本话本子出来。 这下可把江清月给高兴坏了,“专门买给我的?” 宋砚笑着点了点头,“冬天山里清闲,无聊时可以解解闷打发下时间,你不是说有些字识不得吗?看多了就习惯了。” 江清月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个原因。 她还以为宋砚已经看出来了,她读了十九年的书唯一发自内心喜欢看的书只有小说呢。 不过话说回来,自打来这以后就再也没看过小说了。 有了这话本子,今年窝冬就不愁了。 … 有了第一次的顺利进城,接下来就会有第二次。 只不过在那之前,众人还要准备上几日要去贩卖的东西。 而且冬天马上就要过了,这山里估摸着要比外面冷上不少,山里过冬的东西也要开始准备了。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炕,每天又都有人上山砍柴烧炭,在家的保暖已经不愁。 出门的话还有各种皮子做成的大氅棉袄,倒是也不怕。 唯一难的还是盐巴。 不管是腌制腌菜、做肉干、熏肉还是咸鱼,都需要用大量的盐巴。 可上回从山下带回来的盐巴也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如今江都府里买不到盐,夫妻二人思来想去只能把主意打到了那片盐矿上。 制盐贩盐虽是重罪,可若是在这深山里自用,天王老子来了也管不了。 更何况朝廷都自身难保了,还能管到这里 但是一想到将来,两人还是不免犹豫。 毕竟人性经不住考验,在足够大的诱惑面前,能真正守住自己底线的人少之又少。 而盐矿,就是那个足够大的诱惑。 两人一琢磨,最终决定还是找个借口偷偷一块去趟盐矿。 到时候先把散落和裸露在外面的盐矿石用空间收起来。 再找机会慢慢把盐给做出来。 这样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起码安全,也保住了盐矿的秘密。 两人说干就干。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宋砚便找了个借口让宋夏江带着宋冬梅一组,他和江清月单独一个方向。 宋夏江只当是人家年轻小夫妻的情趣,便也没有多想。 而且还在宋冬梅想当跟屁虫的时候及时拉住了她。 第200章 开矿煮盐 江清月很久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了。 平时出门采野菜捡蘑菇都是在大院附近的山坡上,最远也不会超过半个时辰的路程。 可今天两人已经走了大半个时辰,却连盐矿的影子都还没看过。 一路上,宋砚特地放慢了脚步走在前面开路。 时不时还扭头拉她一把。 江清月不想拖后腿,只能咬牙坚持往前走。 不停歇地又走了半个多时辰,这才总算是看到了宋砚说的那一汪山泉水。 待宋砚找好地方时,江清月便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半点也起不来了。 宋砚却像是丝毫不知道疲倦似的,帮着打扫了四周的枯枝树叶,又升起了火堆。 这才朝着江清月叮嘱道:“你就在这坐这烤火不要乱跑,我就在这附近,有事喊我。” 江清月见他说完就拎着榔头去凿裸露在外的盐矿,也想上前帮忙,但是眼下实在是累得够呛。 便很有自知之明地留了下来。 歇了一会,人感觉好多了,这才过去帮忙将他敲下来的碎盐石全部收进了空间。 除却宋砚敲下来的,她还在附近捡了不少被日积月累的雨水冲刷出来的盐块结晶石。 弯腰捡了半天,空间里已经堆了小山堆似的碎石。 江清月揉了揉老腰,抬眼看了看太空,太阳已升至正中。 再看一眼宋砚,嚯,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凿着岩石。 江清月估摸着时间,默默扭头往火堆走去,开始准备午饭。 只见她随手掏出两只红薯,丢进了火堆。 然后又拿了只奶锅放在火上,掏了把红茶,加上白糖慢慢地翻炒了一会,随即加上白开水和牛奶慢慢熬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