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瞧她一脸的崇拜样儿,眼睛亮晶晶的、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宋砚情不自禁地扬起唇角,耳朵尖也慢慢红了起来。 心底的欢喜明明已经满得快要溢出来,却用手握拳在嘴边佯作咳了两声。 “青天白日的,娘子请自重。” 第404章 暖棚蔬菜 夫妻二人定好暖棚的用料,又细细商量计算出所需要的油布。 到了第二天,两人便开始分头行动。 宋砚带人去回城采买油布,江清月则留在庄子上带人先把建暖棚的地方给划了出来。 同时也抓紧时间趁着天气尚暖,开始争分夺秒地播种育苗。 等宋砚采买好油布回来,又马不停蹄地带人准备材料搭建起暖棚的框架。 山坡上树和竹子都是现成的,庄子里的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等等也都不缺。 在宋砚的带领下,大家伙很快便把暖棚的骨架搭建起来,随后便是分别用轻薄的油布和常规油布包裹起来,只留下进出入的小门。 盖好油布,确定各个角落没有漏风,这才继续开始搭建草棚,挂上草帘子。 在宋砚和江清月一心扑在蔬菜大棚上的同时。 宋大川和吴氏二人也都忙着带剩下的人张罗着做红薯粉丝。 城里的徐长青亦是忙着装修酒楼,甚至有时候忙的连吃饭也顾不上。 京城的秋天本就短暂,一忙起来,更是让人觉得日子过得飞快。 待大棚建好,江清月又细细叮嘱庄户们如何照料浇水施肥,如何晒太阳保温。 等忙完这些,这才带着公爹婆母,和宋砚一块匆匆回到城中。 之所以着急赶回去,是因为她和徐长青合伙开的酒楼终于要开业了。 自打那次庄子一别,自己将几道新菜的菜谱给了徐长青。 剩下的事她就再没过问过。 毕竟,开酒楼这事没人能比徐长青更擅长了。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待江清月第一次进到酒楼时,便被他精心的布置、巧妙的设计连连惊叹。 那些厨子很多都是他从金陵重金请过来的。 这么多年一直跟着他东奔西跑,也是为难他们。 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既然人家愿意大老远拖家带口跟着徐长青来京,也说明徐长青平时待这些人如何。 不仅如此,酒楼的所在位置也是极好的。 酒楼左边就是香云纱和香皂铺子。 右边就是青田山庄的生鲜食铺,坐享京城最旺的位置和客流。 而眼下,京城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都在慢慢改善,出来觅食和猎奇的食客越来越多的。 所以,两人开的这间酒楼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到了开业这天,不少食客慕名前来,都想尝尝城内传得沸沸扬扬的新菜式到底如何。 而那些原本就想找机会巴结宋家无果,如今得知江清月其实才是幕后老板后,便也都纷纷找机会过来捧场。 最后这些来捧场的,人是没见到,反倒是被酒楼里的菜品惊艳折服。 开业第二天,酒楼的包房就已经被预定到十天以后了。 徐长青忙得人仰马翻,数银子也数到了手软。 但他不光不嫌累,甚至依旧还不满足。 眼看京城即将入冬,他又动起了心思和江清月商量起做涮羊肉的生意。 其实,京城早就有了铜锅涮羊肉,这并不稀奇。 尤其是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一到冬天,基本每天的饭桌中间都会摆上一顶暖锅。 所用的铜火锅几乎和现代涮羊肉餐馆里的用的差不多。 都是长长的炭火炉膛,里面放满通红的热炭,外面再加一圈铜锅。 所用汤底多为清水,最多放些葱姜片调味。 所用的羊肉都是先杀的,无比鲜嫩,切上薄薄的片状,在锅里涮上数十瞬,变色后便可捞出来趁热吃了。 羊肉庄子上倒是现成的,一直等着冬天也没舍得卖过肉,这个倒是简单。 反倒是那些绿叶的蔬菜极其难得。 眼下暖棚里的黄瓜番茄等等虽然还没长好,但是之前播下去的那些绿叶菜可都差不多了。 所以徐长青之所以一直等到现在才提议卖涮羊肉,并不仅仅是因为冬天到了,而是惦记着这些绿叶菜呢! “老实说吧,是不是从我们开始弄暖棚你就打好主意了?” 徐长青见自己被拆穿,直接乐呵呵地承认下来,“没错,不过一开始我的确是想着做菜来买卖的,后来一想这么难得的东西,还是原汁原味涮着吃才不至于浪费,配上羊肉正好解腻。” “反正到时候你这绿色菜铺子里卖什么价,咱们酒楼就用一样的进价做账,如何?” 手心手背都是肉,江清月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 “怎么卖都是卖,卖火锅还能赚两次,自然是好的!” “对了,到时候庄子上我让他们专门烧些适合煮火锅的炭,还有红薯粉丝你要不要?” 徐长青大喜过望,“那是再好不过!我之前都没想到这个。” 见她答应,两人当即便又开始商议起其他的细节。 江清月听他说来说去,都是羊肉和那些配菜,却没提到用什么小料。 便有些沉不住气了,“你们平时吃涮羊肉都用什么小料?” 徐长青也被她问的糊涂,“什么意思?直接捞起来就吃啊,还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