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书迷正在阅读:好事发生[先婚后爱]、第三视角[破镜重圆]、匠心小财女、求而不得、自古颜控克病娇、开局一把杀猪刀[无限]、我在乱世卷成王、温水锅里有个炸弹 (校园 女强制男)、[柯南] 漫画开始的救济、[火影同人] 日向玩家才是忍界最强
		
		    如果够不到她的真身,就让他抚去裙角的灰尘。    对她有用一些。    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他的贪心作祟,而她从来也不需要他。    青蘅院里。    她搁下药碗,突然朝一个方向看去。    有人在偷窥她。    是谁。    陌生人。陌生的目光。    “出来。”她说。    伺候的丫鬟们不知发生了什么,纷纷朝那方向看去。    躲在梁上的李玉喑心砰砰的。    他不再看她。    青蘅蹙眉。    是幻觉吗?    是吃多了药做起了白日梦?    丫鬟蹲下来问她哪里不舒服,也有丫鬟出去叫御医。    她摇头,让她们都下去。    王府的丫鬟不敢违抗,虽然王爷带回的女子并无名分。    她们乖巧地退了出去。    门闭上了。    青蘅再次道:“出来。”    她不怕采花贼,不怕杀人越货,敢出现在她面前,就做好丢掉一切的准备。    包括——命。    李玉喑躲在梁上,才不下去。    她让他出去他就出去,他是她的狗吗?    狗只会汪汪地叫。    他不一样。    他可以杀了她。    美人、世所罕见的美人……    一柄快刀,就此断了头颅。    用盐淹没,保留到一个春天。    春风来了,他再把她的脑袋抱出来,抱到怀里细细看。    腐烂了吗,生蛆了吗,眼眶里流下的除了血水,还能有泪吗?    真恶心。    快吐了。    她的脑袋还是搁她肩上罢。    再美的人死了,也令人作呕。    青蘅点燃了烛火,探看四周的光影。正是黄昏傍晚,光黯淡影轻薄,她瞥见房梁角落的暗影,是个拉长的人形。    找到了。    “躲在梁上,快乐吗?”她问他。    李玉喑杀戮的心委屈下来。    怎么就找到他了,竟不是个蠢货。    一个美丽的女子,怎么可以拥有一点点智慧,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    第一局游戏,他输了。    没关系。    他会到她身边来。    待第二局开场。    黑影破窗而出,青蘅没有追去。    宵小之辈。    青蘅吹灭了手中的烛火。    几滴盈满滑落的烛泪滴在手背上。    疼。    腊八节这日,青蘅第一次见到这府里的王妃。    王府里的两个主人往日再是疏远,这日也聚在了一张餐桌上。    灯笼的光里,王妃静静地坐在属于她的位置上,吃一碗腊八粥。    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对于青蘅的到来并不抬眼,也不细问。    瑾王跟王妃无话,只贴心地将暖手的小炉递给青蘅。    宴会至半场,瑾王有事去了军营,席面上坐着的只剩她与王妃两人。    餐桌上的菜式很多,王妃却只喝着暖粥,她上了妆,唇很红。    灯笼的光是暖的,她的妆容也是暖的,可妆容未至之处,她的手,纤长、骨节分明、青筋……是一座冷山。    很大,比寻常女子的手大许多。    喝完那碗粥,王妃抬起眼来,隔着餐桌静静望青蘅。    青蘅饮了两口药,很苦。    王妃只是望着她,却不问她,对她没有敌意,也不在意,只有一点点好奇。    青蘅擦了擦唇,回望她,见着她目光,轻轻地笑了下。    王妃蓦然红了面颊。    她垂眸,想要继续喝粥,让忙碌代替茫茫的羞意。    可碗已经是个空碗了。    夜深时,王妃房里已无人。    她不习惯也不喜欢有人在旁伺候。    一个人默默洗掉妆容。    看着镜子里的这张面庞,心神却恍惚回到餐桌之上。    女人。    女人是如餐桌对面的女子般吗。    他看见她的笑,会有一点羞赧。    李月溶抚上腰间的长剑,剑柄的冰凉唤醒他几分心神。    师父说他与玉喑这一辈子要做女子才能活。    他做了二十年的女子,还是不知道女人到底该是怎样的。    华服、妆容、金玉……他都尽力地试了。    可如今出现在他面前的是那样一抹笑。    不算柔和、不算高兴,只是笑了,在灯火之旁。    他有些好奇,一点点,想要走过去,看得清晰些,抚上她脸颊,抚过她笑的纹路。    青蘅也在想她。    这府里的王妃,跟话本里的不一样。    没有打她,赶走她,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喝一碗粥。    不像王妃。    像个和尚。    清清静静、孤零零的。    化缘来一碗热粥,一点都不剩地吃下。    她对王妃产生了一点好奇。    不算深,不够多,只似一尾划过水面,溅起些许的涟漪,痒痒的。    第24章 虚妄之相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可腊八到过年还是有一段时间的。每年这段时间瑾王都会到京都的慈林寺为皇兄祈福,王妃随行。    今年瑾王带上了青蘅。    年前这段时间青蘅跟着祈福,也能让皇兄对她态度好些,年后与王妃和离后,他便上书请求皇兄成全这桩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