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书迷正在阅读:我就要干掉男主怎么了、穿越水浒成为王伦之我能刷取声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娇妻、喜欢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杀疯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网红在大杂院
“既然你在这儿,那费家小子肯定也在,别藏着掖着了,一并叫出来吧。” 原本乐老大人被劫持而来,心里只隐约有个猜测,并不笃定,可在见到他的好大孙后,所有猜测都落到了实处。 他也曾经因为小孙子的突然辞世悲痛欲绝,也曾怀疑过其中还有其他隐情,尤其在二殿下阵亡于白虎城后,昔日围绕在二殿下身边的人,包括费家小子和乌城在内,一个个相继出事。 可是天大的怀疑也抵不过孩子的尸首直接摆在他眼前。 不过那些对老大人而言都是过去了。 此时他正襟危坐,面对站在下首的两个孩子,轻哼一声,捋一把胡须,干瘦的身体内好似藏着无穷力量,让乐重恩和费久沉这两个已经在定国军中说一不二的将军,忽然就觉得手脚无处安放。 老大人见着两人的窘态,这才冷哼一声,缓缓起身: “走吧,前头领路,带我去拜见二殿下!” 得了,乐重恩和费久沉相视一眼,终于明白老爷子并不是故意在诈他们,而是真的什么都猜到了。 这样也好,省了他们解释的功夫,确实姜还是老的辣,很难有什么能完全瞒住他们的眼睛。 就是这老姜打起人来实在是疼,这会儿他们还感觉背上还火辣辣的,偏两人不好当着下属的面儿表现出来,一个比一个面无表情,威严的很,实际有多疼只有自己知道。 原本以为已经见识过老姜的厉害了,转头老大人再一次让两人知道了什么才是老姜。 在他们二人面前是趾高气扬的乐老大人,等到了二殿下面前,完全又是另一副面孔。 两人目瞪口呆看着老大人在见到二殿下后,忽然换上了悲戚又痛苦的表情,一把鼻涕一把泪对着二殿下下跪,语气哽咽: “殿下!您受苦了!” 短短六个字,什么都不用说,就已经深深的表明了老爷子此时完全站在二殿下这一边的态度。 秋东一把扶起老大人,用更加悲戚惭愧的语气: “老大人才是真正受苦了,是我姜家对不起老大人,对不起黎民百姓!老大人如此说,叫我惭愧!” 老大人说: “暴君无状,霍乱天下,与他人何干,殿下何须自责?” 秋东说: “身为姜氏子弟,既然享受了黎民百姓的供奉,便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哪里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老大人又说: “殿下心里明白这个道理,叫老臣大感欣慰,今后但有所遣,莫敢不从。” 秋东说: “有老大人这句话,我便安心了。” 这边两人推心置腹,抱头痛哭。 在旁边观看的乐重恩和费久沉默默在心里想,或许这就是为君者为臣者的必修课吧。 反正眼前的这场表演他们挑不出错处,也表演不来。 尤其乐重恩一直以为他爷爷是个刚正不阿,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人,便是在听闻他爷爷直言上谏,被老皇帝一怒之下全家流放时,他也一直坚定的这般认为。 直到此时,他才深深的意识到老爷子竟然还有两副面孔。 不得不说老爷子此番做法当面给两人重上了一堂生动又形象的课,让他们大为震撼。 秋东可不知道他和老大人之间的互动给两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有了老大人的加入,几座城池的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老大人也很识时务地不再称呼秋东为二殿下,与所有人一样唤秋东为将军,是定国将军,而非朝廷封赏的征北大将军。 整个定国军对外从不自称他们是征北军,完完全全的不将朝廷封赏放在眼里。 老大人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早就对朝廷失望透顶,此时全身心站在秋东这一边,把自己当做一个反贼,彻彻底底站在秋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甚至主动提议: “日后咱们打下来的江山只会越来越多,就目前的人手而言远远不够,不若由老臣出面联系一些昔日好友,他们大多在仕途上并不顺畅,早年在朝堂上过的颇为坎坷,心灰意冷之下回乡种田,但确实有真才实学。” 秋东放手将此事交给老大人去做。 当然这并不是秋东有多相信这位老大人对他的忠心,而是他相信以这位老大人精明的头脑,在对朝廷彻底失望后,选择把宝压在了他这里,是经过慎重考量的。 要获得这些精明的老家伙们的忠心,可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的事情,不过有这些就够了。 前头有乐老大人,后头有费老大人。 费老大人是太子的外祖父,是王后的父亲,也是秋东从小唤到大的外祖父,老大人对于在这里见到秋东的心情格外复杂。 这位老大人此时选择秋东,除了很多无可奈何之外,也有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庆幸。 费老大人都不得不感慨老皇帝的好运气,一生中仅有两个儿子,太子中正平和,是难得的守成之君,二殿下有勇有谋,更是难能可贵能打江山的雄主。 最终不管是这两个孩子哪一个坐稳了姜家的江山,可都是便宜了老皇帝。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老大人认为他此时扶持秋东,也是在保护姜家的江山,保护他的太子外孙,保护他的女儿王后。 有了这两位了大人的加入,秋东可以说是如虎添翼。